家塾

词典解释: jiā shú 旧时把教师请到家里来教自己的子弟读书的私塾,有的兼收亲友子弟。国语辞典注音 ㄐㄧㄚ ㄕㄨˊ  拼音 jiā shú1. 周代以二十五家為閭,於閭巷設塾,作為教授子弟之所。語本《禮記.學記》:「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2. 在家中延師教授子弟的場所。▶ 《紅樓夢.第一三回》:「我們家卻有個,合族中有不能延師的便可入塾讀書。」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4884页 第3卷 1478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21页

词典名字:

家塾

词典发音:

jiā shú

国语辞典

家塾 jiāshú

[family school] 旧时请老师到家里来教授自己子弟的私塾

基本解释

家塾[ jiā shú ]

⒈  周代以二十五家为闾,于闾巷设塾,作为教授子弟之所。

语本《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⒉  在家中延师教授子弟的场所。

《红楼梦·第一三回》:「我们家却有个家塾,合族中有不能延师的便可入塾读书。」

引证解释

⒈  相传 周 代以二十五家一闾,闾有巷,巷首门边设家塾,用以教授居民子弟。后指聘请教师来家教授自己子弟的私塾。有的兼收亲友子弟。

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宋 陆游 《小雨》诗之二:“诸孙入家塾,亲为授《三苍》。”
宋 叶适 《辩兵部郎官朱元晦状》:“臣闻朝廷开学校,建儒官,公教育於上;士子闢家塾,隆师友私淑艾於下:自古而然矣。”
《红楼梦》第七回:“我们家却有个家塾,合族中有不能延师的,便可入塾读书,亲戚子弟可以附读。”
郭沫若 《叶罗提之墓》:“叶罗提 七岁的时候还在家塾里读书。”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家塾

  • 【名称】:家塾
  • 【拼音】:jiā shú
  • 【注音】:ㄐㄧㄚ ㄕㄨˊ
  • 私塾种类的一种,指塾师在自己家里或借用祠堂庙宇开馆设学,学生交纳一定“束修”入学就读的-----称“家塾”也称“门馆”
  • 私塾分三个种类:一是“家塾”;二是“村塾”也称“族塾”;三是“坐馆”也称“教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