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

词典解释: píng xīn1.谓用心公平;态度公正。 2.使心情平和;态度冷静。国语辞典注音 ㄆㄧㄥˊ ㄒㄧㄣ  拼音 píng xīn心氣平和。▶ 《禮記.深衣》:「下齊如權衡者,以安志而也。」▶ 清.錢大昕〈奕喻〉:「人固不能無失,然試易地以處,而度之,吾果無一失乎?」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2667页 第2卷 923

词典名字:

平心

词典发音:

píng xīn

国语辞典

平心 píngxīn

(1) [according to one's conscience]∶除去成见,用心公平

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汉书·李广苏建传》

(2) [be even-tempered and good-humoured]∶ 心平气和地

平心而察之。——·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基本解释

平心[ píng xīn ]

⒈  心气平和。

《礼记·深衣》:「下齐如权衡者,以安志而平心也。」
清·钱大昕〈奕喻〉:「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

德语ausgeglichen (Adj)​

引证解释

⒈  谓用心公平;态度公正。

《荀子·大略》:“是非疑,则度之以远事,验之以近物,参之以平心,流言止焉,恶言死焉。”
三国 魏 曹操 《让县自明本志令》:“故在 济南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忤诸常侍。”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一折:“他将有乳食的妳子与他孩儿喫,却将那无乳的妳子与俺孩儿喫,怎生将息的起来?这妇人不平心,好,打这泼贱人!”

⒉  使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礼记·深衣》:“下齐如权衡者,以安志而平心也。”
宋 司马光 《与范景仁第四书》:“窃谓医书治已病,平心和气治未病。”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朱陆二》:“观 文公 之言,平心服善如此,何尝如后来学者抑扬毁誉之过实哉!”
郭沫若 《喀尔美萝姑娘》:“平心想来,我现在定然是幸福,至少在物质上是幸福。”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二三:“我们的 王先生 真是圆通不过的,他从不肯坚执一种意见,对于什么事情都说平心的话。”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平心 (汉语词语)

  • 谓用心公平;态度公正。《荀子·大略》:“是非疑,则度之以远事,验之以近物,参之以平心,流言止焉,恶言死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