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恭

词典解释: dǎ gōng1.弯下身子作揖。表示恭敬。国语辞典注音 ㄉㄚˇ ㄍㄨㄥ  拼音 dǎ gōng彎腰行禮。▶ 《喻世明言.卷一○.滕大尹鬼斷家私》:「將欲進門,忽然對著空中,連連,口裡應對,恰像有主人相迎的一般。」▶ 《紅樓夢.第三回》:「雨村一面,謝不釋口。」亦作「打躬」。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8303页 第6卷 320

词典名字:

打恭

词典发音:

dǎ gōng

国语辞典
弯下身子作揖。表示恭敬。
基本解释

打恭[ dǎ gōng ]

⒈  弯腰行礼。也作「打躬」。

喻世明言·卷一〇·滕大尹鬼断家私》:「将欲进门,忽然对著空中,连连打恭,口里应对,恰像有主人相迎的一般。」
《红楼梦·第三回》:「雨村一面打恭,谢不释口。」

引证解释

⒈  弯下身子作揖。表示恭敬。

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廷秀 走出门前,恰好太守下轿。两下一路打恭,直至茶厅上坐下攀谈。”
清 沉起凤 《谐铎·况太守祠赝梦》:“予昨夜梦到此堂, 况太守 离席揖予上坐,且打恭屈膝,奉予若上司状,予逊谢不敢。”
曹禺 《日出》第三幕:“﹝卖报的﹞规规矩矩地抽出一份报,放在书桌上,打手势要钱,行外国礼,立正,打恭,口里呀呀地叫着。”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打恭

  • 打恭 弯下身子作揖。表示恭敬。打恭时,上身弯曲,至九十度为最恭敬,同时两手相抱拱手,自下而上移动。打恭主要使用在近代
  • 打拱 轻于跪拜的一种礼节。女子行礼时,两手抱拳,臂的前部上举,略微摆动。打拱与作揖不同,没有推手的动作。尽管拱手在古代已出现,但打拱在近代才较多地出现在见面时的礼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