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解
词典解释:
1.押送犯人或俘虏
2.旧指监督运送财物
1.监督解送。
《水浒传》第三七回:“知府道:‘快写个帖来,便送下城外牢城营裡去。本府自差公人押解下去。’” 明 徐榜 《济南纪政·杨化记》:“众人即同去,拿 于大效 审问。 大效 强辩不认,渠即掌 大效 面,拽之去其家,於灶额前取出原银, 大效 无辞,里老押解首县。”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陈侍御奏折》:“ 仁宗 睿皇帝 怒却其贡,押解回国。” 洪深 《开船锣》:“[茶房:]那一定是押解两个重要犯人到省城里去。”
2.监督解送犯人的人。即解差。
《平山冷燕》第五回:“却説 宋信 辞了出来,押解催促起身。”
国语辞典
◎ 押解 yājiè
(1) [march]∶押送犯人或俘虏
(2) [send away under escort]∶旧指监督运送财物
基本解释
押解[ yā jiè ]
⒈ 拘送犯人。
引《三国演义·第二二回》:「云长押解王忠,回徐州见玄德。」
《红楼梦·第六一回》:「已见林之孝家的带领了几个媳妇,押解著柳家的等彀多时。」
⒉ 押运。
例如:「押解货物」。
英语to send away under escort (criminals, goods etc)
德语jn. zwangsverschicken (V), (einen Verbrecher) deportieren , jn. unter Aufsicht überführen
法语transférer sous escorte, envoyer sous escorte
引证解释
⒈ 监督解送。
引《水浒传》第三七回:“知府道:‘快写个帖来,便送下城外牢城营裡去。本府自差公人押解下去。’”
明 徐榜 《济南纪政·杨化记》:“众人即同去,拿 于大效 审问。 大效 强辩不认,渠即掌 大效 面,拽之去其家,於灶额前取出原银, 大效 无辞,里老押解首县。”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陈侍御奏折》:“仁宗 睿皇帝 怒却其贡,押解回国。”
洪深 《开船锣》:“[茶房:]那一定是押解两个重要犯人到省城里去。”
⒉ 监督解送犯人的人。即解差。
引《平山冷燕》第五回:“却説 宋信 辞了出来,押解催促起身。”
网络解释
押解
押解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yā jiè,动词,释义:指押送犯人或俘虏,旧指监督运送财物; 监督解送。出自《水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