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糅

词典解释: zá róu 混合在一起:二者不可起来|邪正,忠谗并进。国语辞典注音 ㄗㄚˊ ㄖㄡˇ  拼音 zá rǒu 錯雜、混合。▶ 《楚辭.屈原.九章.惜往日》:「芳與澤其雜糅兮,孰申旦而別之。」▶ 《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今賢不肖渾殽,白黑不分,邪正雜糅,忠讒並進。」

词典名字:

杂糅

词典发音:

zá róu

国语辞典

杂糅 záróu

[blend;mingle;mix] 交错混杂,浑然一体

中西杂糅,珠联璧合

基本解释

杂糅[ zá rǒu ]

⒈  错杂、混合。

《楚辞·屈原·九章·惜往日》:「芳与泽其杂糅兮,孰申旦而别之。」
《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今贤不肖浑殽,白黑不分,邪正杂糅,忠谗并进。」

引证解释

⒈  混杂糅合。

《国语·楚语下》:“民神杂糅,不可方物。”
《汉书·刘向传》:“今贤不肖浑殽白黑不分邪正杂糅,忠谗并进。”
颜师古 注:“糅,和也。”
唐 孙过庭 《书谱》:“自 汉 魏 以来,论书者多矣,妍蚩杂糅,条目纠纷。”
陈维崧感皇恩·晚凉杂忆》词之二:“水云轇葛,阴阳杂糅,奇石成狮破空走。”
郭沫若蒲剑集·民族形式商兑》:“凡事有经有权,我们不好杂糅起来。”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杂糅

  • 把两种不同的句法结构混杂在一个表达式中,结果造成语句结构混乱、语义纠缠,这样的语病就叫杂糅。 句式杂糅又称为结构混乱。即把几种结构或几个意思硬凑在一个句子里,使句子结构混乱表意不明。(表达时因既想用这种句式,又想用那种句式,结果造成将两种句式放在一起说,半截转向的现象,就是句式杂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