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子戏

词典解释: liǔ zi xì 山东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山东西部和江苏北部、河南东部一带。也叫弦子戏。国语辞典注音 ㄌㄧㄡˇ ˙ㄗ ㄒㄧˋ  拼音 liǔ zi xì流行於山東、江蘇、河南一帶的劇種。屬於北方的弦索音樂系統。由元、明以來中原地區的俗曲,流傳至山東西南部,吸收弋陽腔、青陽腔,逐漸發展而成。以三弦、笛、笙為主要伴奏樂器。音樂委婉動聽,適於表現細膩複雜的思想感情。

词典名字:

柳子戏

词典发音:

liǔ zǐ xì

国语辞典

柳子戏 liǔzixì

[Shandong opera] 以柳子为主要戏牌的鲁剧。分布于鲁西、豫东和苏北

基本解释

柳子戏[ liǔ zi xì ]

⒈  流行于山东、江苏、河南一带的剧种。属于北方的弦索音乐系统。由元、明以来中原地区的俗曲,流传至山东西南部,吸收弋阳腔青阳腔,逐渐发展而成。以三弦、笛、笙为主要伴奏乐器。音乐委婉动听,适于表现细腻复杂的思想感情。

引证解释

⒈  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 鲁 西和 苏 北、 豫 东一带。 明 末 清 初时由 河南、山东 一带流行的《山坡羊》、《黄莺儿》、《打枣竿》、《柳子》等弦索小曲发展而成。戏曲史上有“南昆、北弋、东柳、西梆”之称。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柳子戏

  • 柳子戏,是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河北等省的部分地区的地方戏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 柳子戏又名“弦子戏”,亦称“北调子”,是中国戏曲四大古老剧种之一,由元明以来流行于中原地区的俗曲小令衍化而成,几百年来口传至今。柳子戏记录在案的传统剧目200余出,音乐唱腔曲牌600余支,这一新剧种既有北曲豪放粗犷的风格,又有南戏委婉细腻的特征。
  •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序号187 Ⅳ-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