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印

词典解释: hàn yìn 指汉至魏晋时期流行的印章。多为铜制,印文系铸成或凿刻而成,字体用缪篆,大都方正平直,布局谨严,风格浑厚。为后世篆刻家所取法。国语辞典注音 ㄏㄢˋ ㄧㄣˋ  拼音 hàn yìn漢至魏、晉時期印章的統稱。篆體大都方正平直,結構謹嚴。與秦印皆為後代篆刻家、金石家所推崇。

词典名字:

汉印

词典发音:

hàn yìn

国语辞典
  • 代的印章。篆体方正浑朴,布局谨严,风格多样,与印并为后世取法。
  • 基本解释

    汉印[ hàn yìn ]

    ⒈  汉至魏、晋时期印章的统称。篆体大都方正平直,结构谨严。与秦印皆为后代篆刻家、金石家所推崇

    引证解释

    ⒈  汉 代的印章。篆体方正浑朴,布局谨严,风格多样,与 秦 印并为后世取法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二:“汉 印皆方寸,今观之差殊不等,岂人自为度,不必较以官尺耶?”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汉印

  • 汉印指汉至魏、晋时期的印章。文字的点画比秦篆简略、明快、热烈,结构近于现代楷书,形体变秦篆的长形与汉隶的扁形,多呈方形。其中汉“将军印”和“满白文”,布局方正平直,无板滞、乖缪、纤巧的习气,历来为篆刻家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