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依

词典解释: zhān yī 1.瞻仰依恃。表示对尊长的敬意。语出《诗.小雅.小弁》:"靡瞻匪父,靡依匪母。"郑玄笺:"此言人无不瞻仰其父取法则者,无不依恃其母以长大者。" 2.借指父母。 3.敬仰依恋。 4.形容耸立。国语辞典注音 ㄓㄢ ㄧ  拼音 zhān yī語本《詩經.小雅.小弁》:「維桑與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表示對尊長的瞻仰依恃、嚮往效法。▶ 宋.王安石〈祭歐陽文忠公〉文:「然天下之無賢不肖,且猶為涕泣而歔欷。而況朝士大夫、平昔游從,又予心之所嚮慕而。」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0865页 第7卷 1263

词典名字:

瞻依

词典发音:

zhān yī

国语辞典
1.瞻仰依恃。表示对尊长的敬意。语出《诗.小雅.小弁》:"靡瞻匪父,靡依匪母。"郑玄笺:"此言人无不瞻仰其父取法则者,无不依恃其母以长大者。" 2.借指父母。 3.敬仰依恋。 4.形容耸立。
基本解释

瞻依[ zhān yī ]

⒈  语本表示对尊长的瞻仰依恃、向往效法。

《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
宋·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然天下之无贤不肖,且犹为涕泣而歔欷。而况朝士大夫、平昔游从,又予心之所向慕而瞻依。」

引证解释

⒈  瞻仰依恃。表示对尊长的敬意。

语出《诗·小雅·小弁》:“靡瞻匪父,靡依匪母。”
郑玄 笺:“此言人无不瞻仰其父取法则者,无不依恃其母以长大者。”
宋 王安石 《祭欧阳文忠公文》:“然天下之无贤不肖,且犹为涕泣而歔欷。而况朝士大夫、平昔游从,又予心之所嚮慕而瞻依。”
张煌言 《上监国启》:“臣不胜惶悚瞻依之至!”
清 孙枝蔚 《赠滕县任明府淑源》诗:“上官齐劝慰,父老最瞻依。”

⒉  借指父母。

王闿运 《王祭酒母鲍太夫人诔》:“少依慈训,壮失瞻依。”

⒊  敬仰依恋。

宋 苏轼 《天章阁权奉安神宗皇帝御容祝文》:“将往宅於灵宫,永怀攀慕;愿少安於祕殿,无尽瞻依。”
冰心 《寄小读者》二一:“湖畔徘徊,山风吹面,情景竟是瞻依而不是赏玩。”

⒋  形容耸立。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其下深壑中,始见居庐环倚,似有楼阁瞻依之状,不辨其为公馆、为庙宇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瞻依

  • 瞻依,,汉语词汇。
  • 拼音是zhān yī,
  • 释义:1、瞻仰依恃。表示对尊长的敬意。
  • 2.借指父母。
  • 3.敬仰依恋。
  • 4.形容耸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