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品

词典解释: jì pǐn 祭祀时供奉的物品:都要洁净,瓜果要新鲜的才行。国语辞典注音 ㄐㄧˋ ㄆㄧㄣˇ  拼音 jì pǐn祀神供祖所用的物品。▶ 元.吳萊〈憶寄方子清時子清久留吳中〉詩:「生徒脩棗脯,授葅臡。」▶ 《儒林外史.第五三回》:「那些的器皿,都是訪古購求的。」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0514页 第7卷 912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16页

词典名字:

祭品

词典发音:

jì pǐn

国语辞典

祭品 jìpǐn

[sacrifice;oblation;sacrificial offering] 祭祀用品

基本解释

祭品[ jì pǐn ]

⒈  祀神供祖所用的物品。

元·吴莱〈忆寄方子清时子清久留吴中〉诗:「生徒修枣脯,祭品授葅臡。」
儒林外史·第五三回》:「那些祭品的器皿,都是访古购求的。」

英语offering

德语Schlachtopfer (S)​

法语sacrifice

引证解释

⒈  祀神供祖所用的物品。

元 吴莱 《忆寄方子清》诗:“生徒枣脯,祭品授葅臡。”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六回:“他写了‘节烈可风’四个字,做了匾,送给 李壮 悬掛;又办了祭品,委了典史太爷去祭那婆娘。”
鲁迅彷徨·祝福》:“看四婶装好祭品,﹝ 祥林嫂 ﹞和 阿牛 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
徐迟 《牡丹》七:“喜儿 依靠祭品延续她的生命,而她不愁衣食。但她却自己是那祭台上的羔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祭品

  • 祭品是汉字词汇,拼音jì pǐn,是祭祀时用的物品。根据不同种族和不同地域,祭品的形式也是十分丰富,有动物如猪、牛、羊、鸡,也有植物,还可以是衣物等物品。在远古时代和愚昧时代,甚至有拿活生生的人作为祭品;暴政时期也曾出现过用活人陪葬与祭祀的情况,十分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