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

词典解释: fèi jié hé慢性传染病,病原体是结核杆菌。症状是低热,夜间盗汗,咳嗽,多痰,消瘦,有时咯血。通称肺病。国语辞典注音 ㄈㄟˋ ㄌㄠˊ  拼音 fèi láo肺結核的別名。見「肺結核」條。

词典名字:

肺结核

词典发音:

fèi jié hé

国语辞典

肺结核 fèijiéhé

[pulmonary tuberculosis] 结核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传染病,因吸入开放性肺结核病人咳出的带菌飞沫而感染。早期无明显症状。病情进展时,有倦怠、潮热、消瘦、咳嗽、咯血等症状。抗结核药可彻底治愈

基本解释

肺结核[ fèi jié hé ]

⒈  病名。一种慢性传染病,由结核杆菌所引起。症状是疲惫午后发烧,夜间盗汗,咳嗽,多痰,病人多苍白而消瘦,有时咯血。

引证解释

⒈  慢性传染病。病原体结核杆菌。症状是低热,夜间盗汗,咳嗽,多痰,消瘦,有时咯血。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肺结核 科普中国

  •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结核感染最为常见。排菌者为其重要的传染源。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或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增高时,才可能引起临床发病。若能及时诊断,并予合理治疗,大多可获临床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