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地

词典解释: shèng dì ①地形有利之处;制胜的地位、形势:营安,寨背孤虚|故贤知之君,必立于。 ②出名的风景优美的地方:旅游|避暑|晨钟云外湿,石堂烟。国语辞典注音 ㄕㄥˋ ㄉㄧˋ  拼音 shèng dì1. 以風景優美而著名的地方。▶ 唐.王勃〈滕王閣序〉:「勝地不常,盛筵難再。」▶ 《儒林外史.第九回》:「少年名士,豪門喜結絲蘿;相府儒生,勝地廣招俊傑。」2. 致勝的地形、位置。▶ 《管子.七法》:「不禮,不勝天下;不義,不勝人。故賢知之君必 立於勝地。」▶ 《新唐書.卷一四八.王承元傳》:「承元據勝地為鄣,置守兵千,詔號臨汧城。」

词典名字:

胜地

词典发音:

shèng dì

国语辞典

胜地 shèngdì

[famous scenic spot] 著名的景色宜人的地方

承德避暑山庄是我国北方的一个避暑胜地

基本解释

胜地[ shèng dì ]

⒈  以风景优美而著名的地方。

唐·王勃〈滕王阁序〉:「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儒林外史·第九回》:「少年名士,豪门喜结丝萝;相府儒生,胜地广招俊杰。」

⒉  致胜的地形、位置。

《管子·七法》:「不礼,不胜天下;不义,不胜人。故贤知之君必立于胜地。」
《新唐书·卷一四八·王承元传》:「承元据胜地为鄣,置守兵千,诏号临汧城。」

引证解释

⒈  制胜的地位、形势。

《管子·七法》:“成功立事,必顺於礼义,故不礼不胜天下,不义不胜人。故贤知之君,必立於胜地。”
六韬·战车》:“步贵知变动,车贵知地形……凡车之死地有十,其胜地有八。”

⒉  指形势有利的地方。

《新唐书·王承元传》:“承元 据胜地为鄣,置守兵千,詔号 临汧城。”
《封神演义》第七一回:“营安胜地,寨背孤虚。”

⒊  名胜之地。

南朝 齐 王屮 《头陀寺碑文》:“东望平皋,千里超忽,信 楚 都之胜地。”
刘基 《养志斋记》:“华亭 在 松江 之滨,胜地冠於 浙 右。”
碧野 《白云·绿树·金花》:“那时, 鸡公山 与 北戴河、庐山 被誉为 中国 三大避暑胜地。”

⒋  美妙的境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王卫军 云:‘酒正自引人箸胜地。’”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胜地 (汉语词汇)

  • 胜地,指著名的景色宜人的地方。如:承德避暑山庄是我国北方的一个避暑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