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取

词典解释: zì qǔ 1.自己招致。 2.谓自己取代之。 3.自娶。国语辞典注音 ㄗˋ ㄑㄩˇ  拼音 zì qǔ1. 自行收取、取用。▶ 如:「菜餚」、「佐料」。▶ 《文選.揚雄.長楊賦》:「縱禽獸其中,令胡人手搏之,其獲,上親臨觀焉。」2. 自己招致而與他人無關。▶ 如:「禍福」、「滅亡」。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2471页 第8卷 1315

词典名字:

自取

词典发音:

zì qǔ

国语辞典
1.自己招致。 2.谓自己取代之。 3.自娶。
基本解释

自取[ zì qǔ ]

⒈  自行收取、取用。

《文选·扬雄·长杨赋》:「纵禽兽其中,令胡人手搏之,自取其获,上亲临观焉。」

如:「菜肴自取」、「佐料自取」。

⒉  自己招致而与他人无关。

如:「祸福自取」、「自取灭亡」。

英语to help oneself to (food)​, to invite (trouble)​, to court (disaster)​

法语chercher les ennuis

引证解释

⒈  自己招致。

《孟子·离娄上》:“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庄子·齐物论》:“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耶?”
梅尧臣 《寄永兴招讨夏太尉》诗:“二师覆败乃自取,岂是廊庙不臧。”
王守仁 《瘗旅文》:“皆尔自取,谓之何哉。”

⒉  谓自己取代之。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先主 ﹞谓 亮 曰:‘君才十倍 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⒊  自娶。

《史记·伍子胥列传》:“秦 女絶美,王可自取,而更为太子取妇。”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自取

  • 自取,汉语词语,是指自己招致的意思,见《孟子·离娄上》。另也有自己取代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