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鼠

词典解释

即貂。古以貂为鼠类动物,故称。

词典名字:

貂鼠

词典发音:

diāo shǔ

国语辞典
即貂。古以貂为鼠类动物,故称。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即貂。古以貂为鼠类动物,故称。

说文·豸部》:“貂,鼠属。”
岑参 《胡歌》:“黑姓蕃王貂鼠裘,葡萄宫锦醉缠头。”
《红楼梦》第四九回:“一时 湘云 来了,穿着 贾母 给他的一件貂鼠脑袋面子、大毛灰鼠里子里外发烧大褂子。”
清 宋荦 《吴汉槎归自塞外作歌以赠》:“鱼皮之衣捕貂鼠,曾披榛莽黄龙。”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貂鼠

  • 貂鼠,又称“貂”主要分布在乌拉尔山、西伯利亚、蒙古、中国东北。貂 体细长,色黄或紫黑,种类很多貂属是食肉目鼬科动物中的的一属。大部分貂属动物都居住在树上,以松鼠为食,它们的食物还包括小鸟和蛋。貂在中国主要产于东北地区,有多个品种。属珍贵毛皮动物。喜安静,多独居,一年两次换毛,食物多样化,主要食物是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