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宰

词典解释

县邑之长。 即县令。

县邑之长。即县令。

晋 潘岳 《河阳县作》诗:“谁谓邑宰轻,令名恐不劭。” 清 袁枚 《新齐谐·盘古以前天》:“棺为邑宰某所得,持献制府。”

词典名字:

邑宰

词典发音:

yì zǎi

国语辞典
县邑之长。即县令。
基本解释

邑宰[ yì zǎi ]

⒈  旧时对县令的尊称

文选·潘岳·河阳县作诗二首之一》:「谁谓邑宰轻?令名患不劭。」
宋·朱熹〈游白鹿洞〉诗:「自非贤邑宰,谁复此精舍。」

县令 县长

引证解释

⒈  县邑之长。即县令。

潘岳 《河阳县作》诗:“谁谓邑宰轻,令名恐不劭。”
袁枚 《新齐谐·盘古以前天》:“棺为邑宰某所得,持献制府。”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邑宰

  • 邑宰是汉语词汇,
  • 拼音:yì zǎi,
  • 释义:县邑之长即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