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德

词典解释

1.大德;厚德。 亦指大德之人。《汉书·车千秋传》:“ 千秋 居丞相位,谨厚有重德。” 唐 罗隐 《投宣武郑尚书二十韵》:“物情须重德,时论在明公。”《宋史·向敏中传》:“居大任三十年,时以重德目之。”

2.以品德为重。 汉 阮瑀 《吊伯夷文》:“东海让国,西山食薇,重德轻身,隐景潜暉。”

词典名字:

重德

词典发音:

zhòng dé

国语辞典
1.大德;厚德。亦指大德之人。 2.以品德为重。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大德;厚德。亦指大德之人。

汉书·车千秋传》:“千秋 居丞相位,谨厚有重德。”
罗隐 《投宣武郑尚书二十韵》:“物情须重德,时论明公。”
《宋史·向敏中传》:“居大任三十年,时以重德目之。”

⒉  以品德为重。

阮瑀 《吊伯夷文》:“东海让国西山食薇,重德轻身,隐景潜暉。”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重德

  • 重德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zhòng dé,解释是以品德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