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迷不悟

词典解释

执:固执,坚持;迷:迷惑;悟:觉悟。坚持错误而不觉悟。

1.【解释】:执:固执,坚持;迷:迷惑;悟:觉悟。坚持错误而不觉悟。

2.【出自】:唐·姚思廉《梁书·武帝纪》:“若执迷不悟,距逆王师,大军一临,刑兹罔郝,所谓火烈高原,芝兰同泯。”

3.【示例】:快叫田见秀跟众贼将前来投降,不要~,自走绝路!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九章

4.【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犯了错误要及时改正,不要~。

《梁书·武帝纪》:“若执迷不悟;距逆王师;大众一临;刑兹罔赦;所谓火烈高原;芝兰同泯。”

词典名字:

执迷不悟

词典发音:

zhí mí bù wù

国语辞典

执迷不悟 zhímí-bùwù

[adhere stubbornly to errors] 对事物分辨不清。形容固执错误认识,不知悔悟

基本解释

执迷不悟[ zhí mí bù wù ]

⒈  坚持错误的观念而不醒悟。

《梁书·卷一·武帝本纪上》:「若执迷不悟,距逆王师,大众一临,刑兹罔赦。」
《红楼梦·第一一三回》:「老爷太太原为是要你成人接续祖宗遗绪。你只是执迷不悟,如何是好!」

至死不悟 顽固不化

迷途知返 发人深省 浪子回头 回头是岸 悬崖勒马 如梦初醒


引证解释

⒈  固执己见,坚持错误而不觉悟。

《梁书·武帝纪上》:“若执迷不悟,距逆王师,大众一临,刑兹罔赦。”
岳飞奉诏移伪齐檄》:“如或执迷不悟,甘为叛人,嗾 桀 犬以吠 尧,詈猎师而哭虎,议当躬行天罚。”
《红楼梦》第一一三回:“老爷太太原为是要你成人,接续祖宗遗绪,你只是执迷不悟,如何是好?”
巴金 《秋》四:“他暗暗地在责备这个年青人执迷不悟。”

成语解释

执迷不悟

【解释】执:固执,坚持;迷:迷惑;悟:觉悟。坚持错误而不觉悟。

【出处】唐·姚思廉《梁书·武帝纪》:“若执迷不悟,距逆王师,大军一临,刑兹罔郝,所谓火烈高原,芝兰同泯。”

【示例】快叫田见秀跟众贼将前来投降,不要~,自走绝路!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九章

【近义词】顽固不化、一意孤行、屡教不改

【反义词】迷途知返、浪子回头、悬崖勒马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网络解释

执迷不悟 (汉语成语)

  • 执迷不悟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zhí mí bú wù,形容坚持错误而不觉悟,出自唐·姚思廉《梁书·武帝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