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燕

词典解释: chūn yàn1.亦作""。春天的燕子。 2.春季的大宴。宋制,宫廷每年于春﹑秋两季设大宴。

词典名字:

春燕

词典发音:

chūn yàn

国语辞典
1.亦作"春燕"。春天的燕子。 2.春季的大宴。宋制,宫廷每年于春﹑秋两季设大宴。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春鷰”。春天的燕子。

南朝鲍照 《观漏赋》:“随秋鸿而汎渚,逐春鷰而登梁。”
杜牧 《秋晚怀茅山石涵村舍》诗:“帘前白艾惊春燕,篱上青桑待晚蚕。”
梅尧臣依韵淮南秘校初春见寄》:“春燕不时来,秋鸿今始至。”

⒉  春季的大宴。 宋 制,宫廷每年于春、秋两季设大宴。

《宋史·五行志四》:“﹝ 嘉祐 ﹞七年三月甲子,罢春燕,以久旱故也。”
宋 苏轼 《富郑公神道碑》:“六年,丁 秦国 太夫人忧,詔为罢春燕故事。”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春燕

  • 春燕:《红楼梦》人物
  • 春燕:《聊斋志异·锦瑟》中人物
  • 春燕:电视剧《男人四十要出嫁》女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