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

词典解释: shuǐ lì 1.利用水力资源和防止水害。 2.指兴修带来的利益。 3.工程的简称。 4.水路之便。国语辞典注音 ㄕㄨㄟˇ ㄌㄧˋ  拼音 shuǐ lì1. 疏濬水道、修築隄防,以灌溉的便利,消除水災禍患。▶ 《史記.卷二九.河渠書》:「自是以來,用事者爭言。」▶ 《儒林外史.第四○回》:「像這旱地,百姓一遇荒年,就不能收糧食了,須是興起些來。」2. 工程的簡稱。見「工程」條。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7316页 第5卷 861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19页

词典名字:

水利

词典发音:

shuǐ lì

国语辞典

水利 shuǐlì

(1) [water conservancy]∶对水力资源的开发和防止水灾

水利事业

(2) [irrigation works]∶即“水利工程”

水利失修

基本解释

水利[ shuǐ lì ]

⒈  疏濬水道、修筑隄防,以灌溉的便利,消除水灾祸患。

《史记·卷二九·河渠书》:「自是以来,用事者争言水利。」
《儒林外史·第四〇回》:「像这旱地,百姓一遇荒年,就不能收粮食了,须是兴起些水利来。」

⒉  水利工程的简称。参见「水利工程」条。

英语water conservancy, irrigation works

德语Flussregulierung (S)​, Flussverbindung (S)​, Wasserbau, Wasserwirtschaft (S)​, Wasserverhältnisse (S)​, Wasserzufuhr (S)​, Bewäserung (S)​, Fischerei (S)​

法语travaux hydrauliques

引证解释

⒈  利用水力资源和防止水害。

吕氏春秋·慎人》:“掘地财,取水利。”
高诱 注:“水利,濯灌。”
《史记·河渠书》:“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
宋 叶适 《法度总论三·监司》:“提举司则督责茶盐,用法苛惨;至常平义仓、水利农田则置而不顾。”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王文肃》:“﹝ 王安国 ﹞喜讲水利,屡任 河 员,卒以 河 决罢官。”
朱德 《和谢老泛舟古田水库》:“四级梯田多发电,层堤水利用无餘。”

⒉  指兴修水利带来的利益。

《史记·滑稽列传》:“西门豹 即发民凿十二渠,引 河 水灌民田,田皆溉……至今皆得水利,民人给足富。”

⒊  水利工程的简称。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利源调度·水利》:“《沿革》曰:‘井田废,沟澮堙,水利所以作也。本起於 魏 李悝。’”
《明史·太祖纪三》:“乙亥,遣国子监分行天下,督吏民修水利。”
《清史稿·河渠志四》:“近年水旱为灾,民生重困,皆因水利失修,致误农工。”
丁玲 《田保霖》:“修水利的农民一天一天地加多,外县外乡的人都到这里来, 杨家畔 就打了二十多个窑等他们来住。”

⒋  水路之便。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叶榆河》:“愚以行兵,此道最便,盖承籍水利,用为神捷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水利 (汉语词语)

  • 水利是汉语词汇,拼音shuǐ lì,注音:ㄕㄨㄟˇ ㄌㄧˋ,意思是对水力资源的开发和防止水灾或水利工程。引证解释出自《吕氏春秋·慎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