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拼八凑

成语名字:

七拼八凑

成语发音:

qī pīn bā còu

成语词性:

贬义

基本解释

拼音 ㄑ一 ㄆ一ㄣ ㄅㄚ ㄘㄡˋ

解释 指把零碎的东西拼凑起来。形容随意拼凑;多而杂乱。

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41回:“我殡葬婆婆,是我替俺家男人行一辈子的大事,我不心疼钱。况且这织布机,纺花车儿,一个箱子,一张抽斗桌,七拼八凑,卖了也值两千多钱。”

例子 他这篇论文没有新意,都是从杂志上东抄西抄,七拼八凑来的。

正音 “拼”,不能读作“bīn”。

辨形 “凑”,不能写作“奏”。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歇后语 十五块板子做案

谜语 十五;布贴画

感情 七拼八凑是贬义词。

繁体 七拼八湊

近义 东拉西扯东拼西凑

反义无懈可击浑然一体

英语 knock together

俄语 кое-как собрать вместе

德语 zusammenzimmern

国语辞典

【成语】:
【拼音】:qī pīn bā còu
【简拼】:qpbc
【解释】:指把零碎的东西拼凑起来。引申为胡乱凑合。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二回:“他也打了半天的算盘,说,还勉强凑得上来。”
【示例】:白报纸成问题,印刷费成问题,就是同人们的伙食费都是~地勉强敷衍的,薪水更是说不上了。 郭沫若《洪波曲》第四章
【近义词】:东拼西凑、东拉西扯
【反义词】:浑然一体、无懈可击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胡乱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