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字:
不卑不亢
成语发音:
bù bēi bù kàng
成语词性:
褒义
基本解释
解释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五三:“今天,他碰上了不怕他的人,他必须避免硬碰,而只想不卑不亢的多捞几个钱。”
例子 我们为人处世,应不卑不亢。
正音 “亢”,不能读作“kāng”。
辨形 “亢”,不能写作“抗”。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指对人的态度彬彬有礼有分寸。
歇后语 打柴不拿绳子
谜语 打柴不拿绳子
感情 不卑不亢是褒义词。
英语 neither to argue back nor flatter
俄语 держáться с достóинством
法语 n'être ni servile,humble ni arrogant(n'être ni hautain ni obséquieux)
国语辞典
【成语】:
【拼音】:bù bēi bù kàng
【简拼】:bbbk
【解释】:卑:低、自卑;亢:高傲。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出处】:卑:低、自卑;亢:高傲。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示例】:老张虽着急,可是龙树古~的支应,使老张无可发作。 老舍《老张的哲学》
【近义词】:不骄不躁、不矜不伐
【反义词】:俯首听命、俯首贴耳
【歇后语】:打柴不拿绳子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对人的态度彬彬有礼
【英文】:be neither humble nor arrogant
【法文】:n'être ni servile,humble ni arrogant
成语故事
有关 不卑不亢 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