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牙还牙
yǐ yá huán yá
中性
解释 用牙咬来对付牙咬。比喻针锋相对地进行回击。
出处 《旧约全书 申命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
例子 鲁迅《坟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
正音 “还”,不能读作“hái”。
辨形 “牙”,不能写作“邪”。
辨析 以牙还牙与“针锋相对”有别:以牙还牙着眼于一方;多指人的态度、行动、策略;主语应是人;“针锋相对”着眼于双方;多指立场、观点、态度;主语除人外还可是言论、观点等。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常与以眼还眼连用。
谜语 换牙
感情 以牙还牙是中性词。
繁体 以牙還牙
反义退避三舍
英语 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a tooth for a tooth; Requite like for like)
俄语 зуб за зуб
日语 歯(は)には歯
德语 Zahn um Zahn
法语
【成语】:
【拼音】:yǐ yá huán yá
【简拼】:yyhy
【解释】:用牙咬来对付牙咬。比喻针锋相对地进行回击。
【出处】:《旧约全书·申命记》:“以眼还眼,,以手还手,以脚还脚。”
【示例】:‘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还眼,~’是直道。 鲁迅《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近义词】:针锋相对
【反义词】:退避三舍
【歇后语】:俩狗打架;老母猪打架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常与“以眼还眼”连用
【英文】: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
【日文】:歯(は)には歯
【德文】:Zahn um Zah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