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虎降龙

成语名字:

伏虎降龙

成语发音:

fú hǔ xiáng lóng

成语词性:

褒义

基本解释

拼音 ㄈㄨˊ ㄏㄨˇ ㄒ一ㄤˊ ㄌㄨㄥˊ

解释 伏:屈服;降:用用威力使屈服。用威力使猛虎和恶龙屈服。形容力量强大,能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

出处 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二折:“学师父伏虎降龙,跨鸾乘凤。”

例子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二回:“凭你什么三头六臂,伏虎降龙的手段,若遇了俺时,须叫他走了进来,爬了出去。”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人本事大。

感情 伏虎降龙是褒义词。

繁体 伏虎降龍

近义 降龙伏虎

英语 tame the tiger and subdue the dragon

国语辞典

【成语】:
【拼音】:fú hǔ xiáng lóng
【简拼】:fhjl
【解释】:伏:屈服;降:用用威力使屈服。用威力使猛虎和恶龙屈服。形容力量强大,能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
【出处】:南朝·梁·慧皎《梁高僧传》卷十:“能以秘咒咒下神龙。”唐·道宣《续高僧传•习禅一·僧稠》:“闻两虎交斗,咆响振岩,乃以锡杖中解,各散而去。”
【示例】:学师父~,跨鸾乘凤。 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二折
【近义词】:降龙伏虎
【语法】:作宾语、定语;指人本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