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不两全

成语名字:

势不两全

成语发音:

shì bù liǎng quán

成语词性:

中性

基本解释

拼音 ㄕˋ ㄅㄨˋ ㄌ一ㄤˇ ㄑㄨㄢˊ

解释 势:情势,状况。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荀攸传》:“今弟遘恶,此势不两全。”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人与事物。

感情 势不两全是中性词。

繁体 勢不兩全

近义 势不两立势不两存势不并立

反义亲密无间

英语 extremely antagonistic to

国语辞典

【成语】:
【拼音】:shì bù liǎng quán
【简拼】:sblq
【解释】:势:情势;两全:双方均得益。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出处】:《韩非子·人主》:“故有术不必用,而势不两立,法术之士焉能无危。”《三国志·魏志·荀攸传》:“今兄弟遘恶,此。”
【示例】:~,弃儿救姑,此天理之正,而人心之所安也。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隗西杂志二》
【近义词】:势不两立、势不两存、势不并立
【反义词】:亲密无间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人与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