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字:
吊儿郎当
成语发音:
diào er láng dāng
成语词性:
贬义
基本解释
解释 形容仪容不整;作风散漫;态度不严肃或不认真等。
出处 丰子恺《口中剿匪记》:“到后来它们作恶太多,个个变坏,歪斜偏侧,吊儿郎当,根本没有替我服务。”
例子 你不能总是这样吊儿郎当的好不好?
正音 “儿”,不能读作“ér”;“当”,不能读作“dàng”。
用法 多用在日常口语里。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谜语 腰里挂榔头
感情 吊儿郎当是贬义词。
繁体 弔兒郎當
近义 玩世不恭、放荡不羁、不修边幅、不拘小节、落拓不羁、不拘行迹
英语 careless and casual(slovenly dilly dally; dodge the column; loiter away)
俄语 нерадивый
日语 だらしがない,のらくらする
德语 leichtfertig und liederlich(verbummelt)
法语 négligent(peu consciencieux)
国语辞典
【成语】:
【拼音】:diào er láng dāng
【简拼】:deld
【解释】:形容仪容不整,作风散漫,态度不严肃或不认真。
【出处】:王朔《浮出海面》:“正说着,石岜走进后台。”
【示例】:你不能总是这样的好不好?
【近义词】:放荡不羁、不拘小节、玩世不恭
【反义词】:一本正经、正襟危坐、安分守己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口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