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字:
唇枪舌剑
成语发音:
chún qiāng shé jiàn
成语词性:
褒义
基本解释
解释 嘴唇像枪;舌头像剑。形容能言善辩;言词犀利;针锋相对。也作“舌剑唇枪。”
出处 元 高文秀《渑池会》一折:“凭着我唇枪舌剑定江山。”
例子 日内瓦,话重说。换唇枪舌剑,议倾坛席。(陈毅《满江红 送周总理赴日内瓦》词)
正音 “剑”,不能读作“jiǎn”。
辨形 “剑”,不能写作“箭”。
辨析 唇枪舌剑和“针锋相对”;都可形容辩论时言词激烈。但唇枪舌剑偏重在言辞的尖刻;“针锋相对”偏重在对对方的攻击;或针对对方进行回击;还可比喻双方论点、行动、立场尖锐的对立。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用于辩论、争论激烈的场合。
谜语 打嘴仗
感情 唇枪舌剑是褒义词。
繁体 脣槍舌劍
反义促膝谈心
英语 eloquent in speech
俄语 словéсная перепáлка
日语 激(はげ)しい論戦(ろんせん),舌端火(ぜつたんひ)を吐(は)く
法语 chaude discussion(dispute vive animée)
国语辞典
【成语】:
【拼音】:chún qiāng shé jiàn
【简拼】:cqsj
【解释】:舌如剑,唇象枪。形容辩论激烈,言词锋利,象枪剑交锋一样。
【出处】:金·丘处机《神光灿》:“不在,人前斗,惺惺广学多知。”
【示例】:日内瓦,话重说。换~,议倾坛席。 陈毅《满江红·送周总理赴日内瓦》词
【近义词】:针锋相对
【反义词】:促膝谈心
【语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辩论、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