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巧若拙

成语名字:

大巧若拙

成语发音:

dà qiǎo ruò zhuō

成语词性:

中性

基本解释

拼音 ㄉㄚˋ ㄑ一ㄠˇ ㄖㄨㄛˋ ㄓㄨㄛ

解释 真正灵巧的人;不自炫耀;表面上却好像很笨拙。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例子 语言达到如此“大音稀声,大巧若拙”的境界可谓难得。

正音 “拙”,不能读作“chū”。

辨形 “拙”,不能写作“绌”。

用法 主谓式;作定语、分句;指不暴露自己。

感情 大巧若拙是中性词。

近义 大智若愚

反义不可一世愚不可及

英语 A great intelligent man looks dull.

拉丁语 Aqua profunda est quieta.

意大利语 Acqua cheta rovina i ponti.

国语辞典

【成语】:
【拼音】:dà qiǎo ruò zhuō
【简拼】:dqrz
【解释】:拙:笨。指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像笨拙。
【出处】:《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辨若讷。”
【示例】:这是所谓“大智若愚,~”的话啦。 郭沫若《屈原》
【近义词】:大智若愚
【反义词】:不可一世、愚不可及
【语法】:作定语、分句;指不暴露自己
【英文】:a man of great wisdom often appears slow-witted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老子说:“最圆满的好似欠缺,可是它的作用永不枯竭。最充实的好似空虚,可是它的作用永无终极。最正直的好似弯曲,最灵巧的好似笨拙,最好的口才好似不会辩说。疾走能战胜寒冷,安静能克服暑热。”

成语故事
有关 大巧若拙 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