孑然一身

成语名字:

孑然一身

成语发音:

jié rán yī shēn

成语词性:

中性

基本解释

拼音 ㄐ一ㄝˊ ㄖㄢˊ 一 ㄕㄣ

解释 孑然:孤独的样子。孤单单的一个人。

出处 宋 周煇《清波杂志》第八卷:“岁月滋久根深蒂结,生育男女,于义有不可负者,兼渠孑然一身,无所依傍,处性不能自立。”

例子 只是公子孑然一身,又没盘缠,怎能够装载回去。(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七)

正音 “孑”,不能读作“jué”。

辨形 “孑”,不能写作“孓”、“子”。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形容孤单无靠。

感情 孑然一身是中性词。

近义 孤苦伶仃

反义成群结队

英语 by oneself

法语 tout seul(solitaire)

国语辞典

【成语】:
【拼音】:jié rán yī shēn
【简拼】:jrys
【解释】:孑:单独。孤孤单单一个人。
【出处】:《三国志·吴书·陆瑁传》:“若实孑然,无所凭赖,其畏怖远迸,或难卒灭。”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八:“兼渠,无所依倚,处性不能自立。”
【示例】:只是公子~,又没盘缠,怎能够装载回去。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七
【近义词】:孤苦伶仃
【反义词】:成群结队
【语法】:作谓语、宾语;形容孤单无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