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平气定

成语名字:

心平气定

成语发音:

xīn píng qì dìng

成语词性:

中性

基本解释

拼音 ㄒ一ㄣ ㄆ一ㄥˊ ㄑ一ˋ ㄉ一ㄥˋ

解释 心气平定,没有杂念。

出处 三国·魏·阮籍《乐论》:“言至乐使人无欲,心平气定,不以肉为滋味也。”

例子 宋·苏辙汉武帝论》:“士大夫心平气定,高不为名所眩,下不为利所怵者,类能知之。”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等。

感情 心平气定是中性词。

繁体 心平氣定

近义 平心静气

反义心浮气躁

英语 be in one's sober senses(without protest)

国语辞典

【成语】:
【拼音】:xīn píng qì dìng
【简拼】:xpqd
【解释】:心气平定,没有杂念。
【出处】:三国·魏·阮籍《乐论》:“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言至乐使人无欲,,不以肉为滋味也。”
【示例】:士大夫~,高不为名所眩,下不为利所怵者,类能知之。 宋·苏辙《汉武帝论》
【近义词】:平心静气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