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昧无知

成语名字:

愚昧无知

成语发音:

yú mèi wú zhī

成语词性:

贬义

基本解释

拼音 ㄩˊ ㄇㄟˋ ㄨˊ ㄓ

解释 非常愚笨;糊涂;又没有知识。

出处 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自顾寡德,国人推尊,令袭大位,光父之业。愚昧无知,敢稀圣旨!”

例子 想到这些,不禁令人憬然于天下本无神秘的事物,神秘只是欺骗或者愚昧无知的代名词而已。(秦牧《天坛幻想录》)

正音 “愚”,不能读作“yū”。

辨形 “昧”,不能写作“味”。

辨析 愚昧无知和“蒙昧无知”;都指没有知识。但“蒙昧无知;指不开门窍;不懂事理”。愚昧无知偏重于没知识;没有文化。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感情 愚昧无知是贬义词。

繁体 愚昧無知

近义 蒙昧无知、无知无识

反义明察秋毫料事如神大智若愚

英语 ignorant

德语 dumm und unwissend(unaufgeklǎrt)

法语

国语辞典

【成语】:
【拼音】:yú mèi wú zhī
【简拼】:ymwz
【解释】:昧:糊涂,不明白。形容又愚笨又没有知识。
【出处】:唐·玄奘《大唐西域记•羯若鞠阇国》:“自顾寡德,国人推尊,令袭大位,光父之业。,敢希圣旨。”
【示例】:想到这些,不禁令人憬然于天下本无神秘的事物,神秘只是欺骗或者~的代名词而已。 秦牧《天坛幻想录》
【近义词】:蒙昧无知、无知无识
【反义词】:大智若愚、明察秋毫、料事如神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人弱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