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向披靡

成语名字:

所向披靡

成语发音:

suǒ xiàng pī mí

成语词性:

褒义

基本解释

拼音 ㄙㄨㄛˇ ㄒ一ㄤˋ ㄆ一 ㄇ一ˊ

解释 风所吹到的地方;草木全被吹倒。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所向:指风吹到的地方;靡:音米;披靡:草木被吹倒。

出处 《梁书 萧确传》:“钟山之役,确苦战,所向披靡,群虏憚之。”

例子 遂与其友鲜伯等百余人,直犯秦阵,所向披靡,杀死秦兵无算。(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六回)

正音 “靡”,不能读作“mí”。

辨形 “靡”,不能写作“糜”。

辨析 所向披靡和“所向无敌”;都有“力量强大;无往不胜”的意思。但所向披靡表示力量强大没有阻挡;有比喻性;“所向无敌”表示没有竞争对手;有陈述性。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感情 所向披靡是褒义词。

近义 一往无前所向无敌

反义强弩之末畏缩不前

英语 sweep away all obstacles

俄语 не знать себе прегрáд

日语 向(む)かうところ草木(そうもく)なびく

德语 wohin auch die Truppen ziehen,der Feind flüchtet in Panik(immer siegreich bleiben)

国语辞典

【成语】:
【拼音】:suǒ xiàng pī mǐ
【简拼】:sxpm
【解释】: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
【示例】:遂与其友鲜伯等百余人,直犯秦阵,~,杀死秦兵无算。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六回
【近义词】:所向无敌、一往无前
【反义词】:强弩之末、畏缩不前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彻底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