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杼之惑

成语名字:

投杼之惑

成语发音:

tóu zhù zhī huò

成语词性:

中性

基本解释

拼音 ㄊㄡˊ ㄓㄨˋ ㄓ ㄏㄨㄛˋ

解释 投杼:抛下织布的梭子;惑:疑心。比喻没有事实依据的谣言所造成的疑虑。

出处 《梁书·侯景传》:“当是不逞之人,曲为口端之说,遂怀市虎之疑,乃致投杼之惑耳。”

用法 作宾语;指谣言。

感情 投杼之惑是中性词。

近义 投杼之疑

国语辞典

【成语】:
【拼音】:tóu zhù zhī huò
【简拼】:tzzh
【解释】:投杼:抛下织布的梭子;惑:疑心。比喻没有事实依据的谣言所造成的疑虑。
【出处】:《梁书•侯景传》:“当是不逞之人,曲为口端之说,遂怀市虎之疑,乃致耳。”
【示例】:
【近义词】:投杼之疑
【语法】:作宾语;指谣言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个与大思想家曾参同名的人在外杀了人,有好事者跑到曾参的母亲那里说:“曾参杀了人。”曾母回答说:“我儿不会杀人。”照常织布。没多久又有人跑来误传曾参杀了人,这时曾母害怕,就投杼逾墙而离开

成语故事
有关 投杼之惑 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