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帜易帜

成语名字:

拔帜易帜

成语发音:

bá zhì yì zhì

成语词性:

中性

基本解释

拼音 ㄅㄚˊ ㄓˋ 一ˋ ㄓˋ

解释 帜:旗帜;易:换。比喻推翻别人,自己占有。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候列传》:“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例子 如今这里已拔帜易帜,另换新主了。

用法 作谓语;指取代。

感情 拔帜易帜是中性词。

繁体 拔幟易幟

近义 取而代之、拔赵帜立汉帜

英语 to supersede somebody

国语辞典

【成语】:
【拼音】:bá zhì yì zhì
【简拼】:bzyz
【解释】:帜:旗帜;易:换。比喻推翻别人,自己占有。
【出处】:《史记•淮阴候列传》:“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示例】:如今这里已~,另换新主了。
【近义词】:拔赵帜立汉帜、取而代之
【语法】:作谓语;指取代
【英文】:to supersede somebody
【成语故事】:西汉初年,韩信率汉军攻打赵军,即将到达井陉口,先挑选轻骑2000人,人持一红色旗帜,抄小路埋伏在赵营附近,接着背水列阵引诱赵军。赵军倾巢而出,汉军佯败而退,先前埋伏的士兵冲进赵军营中挂上汉军红旗,赵军因此大败

成语故事
有关 拔帜易帜 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