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出暮归

成语名字:

早出暮归

成语发音:

zǎo chū mù guī

成语词性:

中性

基本解释

拼音 ㄗㄠˇ ㄔㄨ ㄇㄨˋ ㄍㄨㄟ

解释 见“早出晚归”。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早出暮归,提竹筒铜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作息。

感情 早出暮归是中性词。

繁体 早出暮歸

近义 早出晚归

国语辞典

【成语】:
【拼音】:zǎo chū mù guī
【简拼】:zcmg
【解释】:暮:晚上。早晨出门,晚上归来。
【出处】:《战国策•齐策六》:“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
【示例】:~,提竹筒铜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
【近义词】:早出晚归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