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忧天

成语名字:

杞人忧天

成语发音:

qǐ rén yōu tiān

成语词性:

贬义

基本解释

拼音 ㄑ一ˇ ㄖㄣˊ 一ㄡ ㄊ一ㄢ

解释 杞:古时国名;忧天:担心天塌陷。杞国人担心天会塌下来;寝食不安。比喻不必要的或毫无根据的忧虑。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例子 杞人忧天,伯虑愁眼。(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七回)

正音 “杞”,不能读作“jǐ”。

辨形 “忧”,不能写作“优”。

辨析 杞人忧天与“庸人自扰”有别:杞人忧天偏重在忧;指不必要的担忧、害怕;所指一般限于心理活动;“庸人自扰”偏重在扰;所指除心理活动外;还兼指不必要的具体行动。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感情 杞人忧天是贬义词。

繁体 杞人憂天

近义 庸人自扰、杞人忧天

反义若无其事无忧无虑

英语 in case the sky should fall

德语 grundlose Sorge

国语辞典

【成语】:
【拼音】:qǐ rén yōu tiān
【简拼】:qryt
【解释】:杞: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杞县一带。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出处】:《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示例】:~,伯虑愁眼。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七回
【近义词】:庸人自扰、
【反义词】:无忧无虑、若无其事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缺乏根据的忧虑

成语故事
有关 杞人忧天 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