欷歔流涕

成语名字:

欷歔流涕

成语发音:

xī xū liú tì

成语词性:

中性

基本解释

拼音 ㄒ一 ㄒㄨ ㄌ一ㄡˊ ㄊ一ˋ

解释 欷歔:叹气,抽咽声。叹气流泪。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1回:“对曰:‘为人臣而不能使主保全境土心实悲惭,无颜早见耳。’言汔,欷歔流涕。”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感情 欷歔流涕是中性词。

国语辞典

【成语】:
【拼音】:xī xū liú tì
【简拼】:xxlt
【解释】:欷歔:同“唏嘘”,叹息,抽泣的声音。哭泣后不由自主地急促呼吸,抽搭。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为曰:‘为人臣而不能保其主保全境土,心实悲惭,无颜早见耳。’言讫,欷歔泫涕。”
【示例】:但是前清遗老旧臣们都~地遣责冯玉祥“不近人情”。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六十四章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