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才

成语名字:

百里才

成语发音:

bǎi lǐ cái

成语词性:

中性

基本解释

拼音 ㄅㄞˇ ㄌ一ˇ ㄘㄞˊ

解释 百里:方圆百里之地;才:才能。指能治理方圆百里地区的人才。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庞统传》:“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

例子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7回:“庞士元非百里才。”

用法 作宾语;称才能平常的人。

感情 百里才是中性词。

繁体 百裏才

近义 百里之才

国语辞典

【成语】:
【拼音】:bǎi lǐ cái
【简拼】:blc
【解释】:百里:方圆百里之地;才:才能。指能治理方圆百里地区的人才。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庞统传》:“庞士元非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
【示例】:庞士元非~。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7回
【近义词】:百里之才
【语法】:作宾语;称才能平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