睚眦之隙

成语名字:

睚眦之隙

成语发音:

yá zì zhī xì

成语词性:

贬义

基本解释

拼音 一ㄚˊ ㄗˋ ㄓ ㄒ一ˋ

解释 睚:眼眶;眦:眼角;睚眦:生气瞪眼。别人瞪眼这样小的怨恨。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董卓传》:“卓性残忍不仁,遂以严刑胁众,睚眦之隙必报,人不自保。”

用法 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睚眦之隙是贬义词。

繁体 睚眥之隙

近义 睚眦之怨睚眦之嫌睚眦之忿

国语辞典

【成语】:
【拼音】:yá zì zhī xì
【简拼】:yzzx
【解释】:睚眦:发怒时瞪眼睛;隙:嫌隙。像瞪眼看人这样的小嫌隙。比喻极小的怨恨。
【出处】:《三国志•魏志·董卓传》:“今争,以成千钧之绚,民在涂炭,各不聊生,曾不改寤,遂成祸乱。”
【示例】:当此南北交讧,奈何与市井细民,申勃谿之谈,修~乎。 《明史•黄道周传》
【近义词】:睚眦之怨、睚眦之嫌、睚眦之忿
【语法】: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