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字:
舌敝唇焦
成语发音:
shé bì chún jiāo
成语词性:
褒义
基本解释
解释 敝:破;焦:干。舌头破烂;嘴唇干焦。形容说话很多;费尽口舌。
出处 汉 赵晔《吴越春秋 夫差内传》:“焦唇干舌,苦身劳力,上事群臣,下养百姓。”
例子 亲戚本家都说到舌敝唇焦,也终于阻挡不住。(鲁迅《彷徨 孤独者》)
正音 “敝”,不能读作“pié”。
辨形 “焦”,不能写作“娇”。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补语;含褒义。
感情 舌敝唇焦是褒义词。
繁体 舌敝脣焦
反义一言不发
英语 wear oneself out in pleading(talk till one's tongue and lips are parched)
日语 言葉を費(つい)やし尽(つ)くす
德语 sich heiser reden(sich den Mund wund reden)
国语辞典
【成语】:
【拼音】:shé bì chún jiāo
【简拼】:sbcj
【解释】:敝:破碎;焦:干枯。说话说得舌头都破了,嘴唇都干了。形容费尽了唇舌。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焦唇干舌,苦身劳力,上事群臣,下养百姓。”
【示例】:亲戚本家都说到~,也终于阻挡不住。 鲁迅《彷徨·孤独者》
【近义词】:口干舌燥、唇焦口燥、舌干唇焦
【反义词】:一言不发
【语法】:作谓语、宾语、状语;指费尽了唇舌
【英文】:wear oneself out in pl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