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字:
良药苦口
成语发音:
liáng yào kǔ kǒu
成语词性:
中性
基本解释
解释 良:好;苦口:口味苦。有疗效的好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劝诫、批评的话;虽然听起来不舒服;但很有益处。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孙奋传》:“夫良药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
例子 夫良药苦口,惟冼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三国志 吴志 孙奋传》)
正音 “良”,不能读作“lián”。
辨形 “苦”,不能写作“若”。
用法 主谓式;作主语、宾语、分句;用于规劝。
感情 良药苦口是中性词。
繁体 良藥苦口
英语 Good advice; like medicine; is hard to take.
俄语 доброе лекáрство горько во рту
日语 良薬(りょうやく)は口に苦し
德语 eine heilsame Arznei schmeckt bitter
国语辞典
【成语】:
【拼音】:liáng yào kǔ kǒu
【简拼】:lykk
【解释】:好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衷心的劝告,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缺点错误很有好处。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孔子家语·六本》:“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示例】:夫~,惟冼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 《三国志•吴志·孙奋传》
【近义词】:忠言逆耳
【反义词】:口蜜腹剑、笑里藏刀、甜言蜜语
【语法】:作主语、宾语、分句;用于规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