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角之争

成语名字:

蜗角之争

成语发音:

wō jiǎo zhī zhēng

成语词性:

贬义

基本解释

拼音 ㄨㄛ ㄐ一ㄠˇ ㄓ ㄓㄥ

解释 比喻为了极小的事物而引起大的争执。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十卷:“宋礼立裹之约,希蜗角之争。”

例子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十卷:“宋礼立裹之约,希蜗角之争。”

用法 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

感情 蜗角之争是贬义词。

繁体 蝸角之爭

近义 蜗角斗争

国语辞典

【成语】:
【拼音】:wō jiǎo zhī zhēng
【简拼】:wjzz
【解释】:比喻为了极小的事物而引起大的争执。
【出处】:《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示例】: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十卷:“宋礼立裹之约,希~。”
【近义词】:蜗角斗争
【语法】:作宾语;指为极小的事而引起大的争执

成语故事
有关 蜗角之争 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