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字:
衣冠禽兽
成语发音:
yī guān qín shòu
成语词性:
贬义
基本解释
解释 穿衣服戴帽子的畜牲(衣:穿衣;冠:戴帽)。指品德败坏;行为像禽兽一样卑劣的人。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不但衣冠中禽兽,乃禽兽中豺狼也。”
例子 清 李汝珍《镜花缘》:“既是不孝,所谓衣冠禽兽,要那才女又有何用?”
正音 “冠”,不能读作“guàn”。
辨析 衣冠禽兽和“沐猴而冠”都有“貌如人;实似兽”的意思。不同在于:①衣冠禽兽偏在内心;指人的心肠凶狠、歹毒;“沐猴而冠”偏重在行为;指人行为卑劣。②“沐猴而冠”可比喻像禽兽一样的人;衣冠禽兽不能。
用法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歇后语 鸡披袍子狗戴帽
谜语 狐狸戴面具
感情 衣冠禽兽是贬义词。
繁体 衣冠禽獸
反义正人君子
英语 be a beast in human form
俄语 зверь в человечьем образе(сквеный человек)
法语 animal(une bête en costume gumain)
国语辞典
【成语】:
【拼音】:yī guān qín shòu
【简拼】:ygqs
【解释】:穿戴着衣帽的禽兽。指品德极坏,行为象禽兽一样卑劣的人。
【出处】:明·陈汝元《金莲记·构衅》:“人人骂我做,个个识我是文物穿窬。”
【示例】:既是不孝,所谓~,要那才女又有何用。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十三回
【近义词】:人面兽心、社鼠城狐、牛鬼蛇神
【反义词】:正人君子
【语法】:作主语、宾语;用于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