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发徒跣

成语名字:

被发徒跣

成语发音:

pī fà tú xiǎn

成语词性:

中性

基本解释

拼音 ㄆ一 ㄈㄚˋ ㄊㄨˊ ㄒ一ㄢˇ

解释 徒跣:赤脚步行。披散头发,赤脚走路。形容悲痛到极点。

出处 《魏书·徒何慕容廆传》:“及葬,熙被发徒跣步从。”

例子 《清史稿·王均妻汤传》:“汤使僮午求均尸,三日始得之,被发徒跣赴尸所,哭几绝。”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被发徒跣是中性词。

繁体 被發徒跣

国语辞典

【成语】:
【拼音】:pī fà tú xiǎn
【简拼】:bftx
【解释】:徒跣:赤脚步行。披散着头发,赤着脚走路。形容悲痛到极点。
【出处】:《汉书•王嘉传》:“奢僭放纵,变乱阴阳,灾异众多,百姓讹言,持筹相惊,而走,乘马者驰,天惑其意,不能自止。”
【示例】:可怜诸王~,极口呼冤,随他叫破喉咙,没一个出来救护。 蔡东藩《唐史演义》第九十八回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