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字:
装腔作势
成语发音:
zhuāng qiāng zuò shì
成语词性:
贬义
基本解释
解释 故意装出一种腔调;作出一种姿态。形容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吓唬别人。
出处 明 西湖居士《郁轮袍 误荐》:“穷秀才装腔作势,贤王子隆礼邀宾。”
辨形 “势”,不能写作“式”。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
谜语 相声;木偶戏
感情 装腔作势是贬义词。
繁体 裝腔作勢
英语 assume an appearance
俄语 кривляться(рисоваться)
日语 もったいをつけてぎょうぎょうしいことをする,わざとらしく振舞う
德语 eine affektierte Haltung annehmen(schauspielern)
法语 faire l'important(prendre des airs)
国语辞典
【成语】:
【拼音】:zhuāng qiāng zuò shì
【简拼】:zqzs
【解释】:拿腔拿调,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吓唬人。
【出处】:《西湖佳话·西泠韵迹》:“娘娘不消着急,他这两三日请我不去,故这等。”罗广斌 杨益言《红岩》第十三章“余新江望着眼前这个横蛮无理,惯于的敌人,气愤地握紧了拳
【示例】:人民不喜欢假话,哪怕多么~,多么冠冕堂皇的假话都不会打动人民的心。 《〈艾青诗选〉自序》
【近义词】:虚张声势、装模作样、装聋作哑
【反义词】:神情自若、落落大方
【语法】:作谓语、宾语、状语;指故意做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