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凶趋吉

成语名字:

避凶趋吉

成语发音:

bì xiōng qū jí

成语词性:

中性

基本解释

拼音 ㄅ一ˋ ㄒㄩㄥ ㄑㄨ ㄐ一ˊ

解释 避:避开;趋:奔赴。指避开祸害而趋向吉利。

出处 宋 王观国《学林 祠卜》:“以此知曾参不入胜母,汉祖不留柏人,避凶趋吉,所不可废。”

例子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我就是想请教他一条避凶趋吉的路子。”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避开祸害。

感情 避凶趋吉是中性词。

繁体 避凶趨吉

近义 避祸就福

英语 conduct oneself so as to avoid impending trouble and seek good luck

国语辞典

【成语】:
【拼音】:bì xiōng qū jí
【简拼】:bxqj
【解释】:避开凶险,趋向吉祥。
【出处】:宋·王观国《学林•诗卜》:“曾参不入胜母,汉祖不留柏人,,所不可废。”
【示例】:想伊必是大仙,休咎事曾经明辨,论~,惟人当自先。 明·沈鲸《双珠记·真武灵隐》
【近义词】:避祸就福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人避开祸害
【英文】:conduct oneself so as to avoid impending trouble and seek good lu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