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学步

成语名字:

邯郸学步

成语发音:

hán dān xué bù

成语词性:

贬义

基本解释

拼音 ㄏㄢˊ ㄉㄢ ㄒㄩㄝˊ ㄅㄨˋ

解释 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步:迈步走路。步伐;相传战国时赵国人走路的步伐、姿势特别优美大方;威武好看。燕国寿陵地方有几个年轻人结伴到赵国去学习邯郸人的走路姿势。结果不但没有把赵国人的走路姿势学到手;反而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记了;只好爬着回去。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技能丢掉了。

出处 庄周《庄子 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例子 写作文不能照搬例文,那样会像邯郸学步一样,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

正音 “邯”,不能读作“gān”。

辨形 “郸”,不能写作“单”。

辨析 邯郸学步和“数典忘祖”都有“忘本”的意思。但“数典忘祖”仅有此意;而邯郸学步还有“别的也没学到”的意思。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贬义。

谜语 最盲目赶时髦的人

感情 邯郸学步是贬义词。

繁体 邯鄲壆步

近义 东施效颦鹦鹉学舌数典忘祖

反义标新立异独辟蹊径、择善而长

英语 imitate others thus lose one's own indi

国语辞典

【成语】:
【拼音】:hán dān xué bù
【简拼】:hdxb
【解释】: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出处】:《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示例】:半臂添寒尚书醉,屏后金钗楚楚,齐俯首~。 清·梁绍任《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一
【近义词】:鹦鹉学舌、东施效颦、数典忘祖
【反义词】:标新立异、独辟蹊径、择善而长
【语法】:作定语、宾语、分句;指盲目崇拜的人

成语故事
有关 邯郸学步 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