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鼓而攻之

成语名字:

鸣鼓而攻之

成语发音:

míng gǔ ér gōng zhī

成语词性:

中性

基本解释

拼音 ㄇ一ㄥˊ ㄍㄨˇ ㄦˊ ㄍㄨㄥ ㄓ

解释 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

出处 《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例子 陈立德《前驱》:“谁要敢反对共产同志,吾侪当鸣鼓而攻之!”

用法 作谓语;指公开声讨。

感情 鸣鼓而攻之是中性词。

繁体 鳴皷而攻之

近义 鸣鼓而攻

英语 sound the call for attack(convict and denounce in public)

国语辞典

【成语】:
【拼音】:míng gǔ ér gōng zhī
【简拼】:mgegz
【解释】: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
【出处】:《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可也。”
【示例】:此秀才中之异端,尔其~!但念在天色已晚,可与同居中国,速领他到西小房去!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七回
【近义词】:鸣鼓而攻
【语法】:作谓语;指公开声讨

成语故事
有关 鸣鼓而攻之 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