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名著 > 中华民国史事日志 > 1946──中华民国三十五年丙戌

《中华民国史事日志》·1946──中华民国三十五年丙戌

  1﹐1(一一,二八)

甲、蒋主席元旦广播,阐释当前国是及政府决策:(1)巩固国家统一,军队必须一律国家统辖。(2)完成復员计画,解除民眾痛苦,以確立建设基础。(3)尽速实现民主宪政,还政於民,造成全民政治(在国民大会召开前,延揽各方贤达,参加政府)。(4) 精诚\团结,彻底合作,决不能使国家陷於无秩序无政府状態。(5)以一切和平方法,解决国內纷爭,但革命责任不能放弃,国家统一不容损害,根本大法不容变更,政府基础不容动摇。(6)復兴建设良机不容错过,及时奋发,自求自助。

乙、蒋主席勗勉文武百僚,加速进行復员工作,充分提高行政效率,树立建国风尚,发扬自动负责精神,办事注重联系合作。

丙、宋子文在北平演说,今年为建设准备年,先恢復原有经济事业,尽年內恢復交通,稳定物价,確定外匯比率,发展国际贸易。 丁、公布国民大会筹备委员会组织条例。

戊、莫斯科广播,盼国民政府团结全国人民,努力建设民主事业。

己、张嘉璈与哈尔滨苏军驻满洲北部军司令马克西莫夫会谈,商北满各省市交收事宜。

庚、哈尔滨市政接收,市长杨绰庵就职。 辛、公布新疆省政府南疆行署组织条例(设莎车)。 壬、郑州绥靖公署成立,刘峙为主任,胡宗南、刘汝明、孙震为副主任。

癸、特派鹿鍾麟抚慰绥远军民。

子、共军袭滦东唐山。 丑、设立行政院院长临时驻平办公处。

寅、战时运\输局结束,公路总局成立。

卯、本日起,全国车辆一律靠右行驶。 辰、中央军官学校改名为陆军军官学校。

巳、越南民主共和临时政府(越盟政府)改组为越南民主共和临时联合政府,主席仍为胡志明,副主席为阮海成。 午、英国暹罗和约在新嘉坡签订。

未、外交部驻沪办事处对法领事抗议其违法越权,擅捕战犯。

1﹐2(一一,二九)

甲、行政院决议:(1)收復省区田赋,自沦陷之日起至收復之日止,一律免予追收。(2)全国烟毒限二年禁绝,收復区烟民,限六个月戒癮。 乙、张治中与伊寧代表阿合买提江等订立伊寧事件协议十一条及附文二种。 丙、新疆乱党陷叶尔羌(1﹐30收復)。

丁、东北行营主任熊式辉自北平抵天津视察(由榆关迄北寧路之廊坊,津浦路之德州,均归东北行营统辖)。

戊、马歇尔邀晤华西公司总经理胡光麃。

己、华北宣慰使张继、鹿鍾麟到天津。

庚、麦克阿瑟管理日本报告发表。 1﹐3(一二,一)

甲、中国共产党同意上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政府提案之原则,停止军事冲突,恢復铁路、邮电、航空交通,並撤除对解放区封锁。军事考察团由政治协商会议推请各界人士组织之。

乙、政府与中共代表续谈。

丙、山西共军连续炸毁同蒲铁路北段。

丁、国军进至新民近郊之大黄旗堡。

戊、东北俄军撤退初次展期届满。 己、马歇尔接见中国农业协进会理事长董时进及于斌主教。

庚、处理伊犁事变之张治中离迪化东归(1﹐6到渝)。

辛、上海法领事將其擅自拘捕之法籍战犯卡可平诺交由法舰白兰丁押运\他去。

壬、吉隆坡英军殴伤中国军官二人,並包围其住所,抢去鎗械衣物。 癸、广东工矿事业接收竣事。

1﹐4(一二,二)

甲、东北宣慰使莫德惠自长春抵瀋阳,受民眾热烈欢迎。

乙、国军进入热河北票。 丙、马歇尔告周恩来,美政府曾允助国民政府军队开入东北。

丁、平津敌偽产业接收工作重行整理转移,宋子文院长离平到津,指示管理。

戊、白崇禧自重庆到南京。

己、麦克阿瑟命令(一)立即解散一切极端国家主义,军国主义及秘密组织(包括黑龙会,玄洋社,大东亚协会,防共同盟,极端国粹主义党,日本青年俱乐部,大日本革新社等二十余单位),(二)任何人曾参与擬订或支持日本侵略政策者,均不得担任公职。

庚、新疆乱党陷泽普(1﹐29收復)。 1﹐5(一二,三)

甲、政府代表张群、王世杰、邵力子与中共代表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王若飞会谈,商定方案,(1)停止一切军事冲突,恢復一切交通。(2)由张群、周恩来与马歇尔组三人团,商议有关停止冲突,恢復交通及受降遣俘等事办法。(3)由国民参政会及政治协商会议各推定国共两党当事人以外之公正人士八人,组织军事考察团,会同国共双方分赴发生冲突区域考察军事状况及其他与和平恢復有关事项。

乙、马歇尔謁蒋主席並接见周恩来、张群。

丙、国军开始自北平空运\抵长春(第一批为保安队二百二十三人)。

丁、魏德迈在上海谈话,美方將继续以飞机轮舰运\送国军前往东北,並將续有美军来华。 戊、国军进驻热河朝阳。 己、国民政府公告承认外蒙古之独立,並由內政部將国防最高委员会之决议通知外蒙古政府。 庚、广九铁路迭遭共军破坏。

1﹐6(一二,四)

甲、国民政府公告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办法,协商范围为和平建国方案,及国民大会召集有关事项,开会时国民政府主席为主席,商定事项由主席提请国民政府实施。

乙、蒋主席聘请孙科、吴铁城、陈布雷、陈立夫、张厉生、王世杰、邵力子、张群(以上国民党),周恩来、董必武、王若飞、叶剑英、吴玉章、陆定一、邓颖超(以上共产党),曾琦、陈启天、杨永浚、余家菊、常乃德(以上青年党),张澜、罗隆基(以上民主同盟),张君勱、张东蓀(以上国家社会党),沈钧儒、张申府(以上救国会),黄炎培(职业教育社),梁漱溟(村治派),章伯钧(第三党),莫德惠、邵从恩、王云五、傅斯年、胡霖、郭沫若、钱永铭、繆嘉铭、李烛尘(以上无党派)三十八人为政治协商会议会员。

丙、宋子文自天津到青岛。

丁、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设计组及第五军副军长彭璧生到瀋阳。

戊、南京临时大学补习班学生殴打班主任王书林。

己、前美国第十四航空队司令陈纳德自美抵沪。

1﹐7(一二,五) 甲、张群、周恩来与马歇尔之三人军事小组开始会商,决定恢復交通及取消中共区域封锁办法。

乙、政治协商会议举行谈话会,孙科主席,一致同意造成和谐空气,容忍互让,自责自勉。

丙、共产党代表周恩来等举行酒会,招待政治协商会议各代表及中外来宾。

丁、宋子文自青岛飞上海。

戊、香港总督哈科特到重庆访蒋主席(1﹐10回港)。

己、美太平洋舰队总司令陶威尔抵上海。

庚、何应钦自南京飞重庆,白崇禧代理陆军总司令职。

辛、中国厄瓜多尔订立友好条约。

1﹐8(一二,六)

甲、张群、周恩来与马歇尔之三人军事小组竟日商谈。 乙、驻苏鲁交界之新编第六路军总指挥郝鹏举,自称民主联军总司令,叛归共军(郝原为淮海省长,投降后曾受勒索)。

丙、宋子文在上海指示进行拋售物资平抑物价。 丁、河南共军李先念、王树声、皮定钧围攻潢川。山东共军第八旅贺健围攻兗州。

戊、访问暹罗代表团由李铁錚率领离渝飞河內。

1﹐9(一二,七)

甲、三人团续商停战办法,中共反对国军接收赤峰多伦。

乙、国军进驻营口及热河之叶柏寿。

丙、熊式辉、沈鸿烈自北平飞抵锦\州。莫德惠抵哈尔滨。 丁、空运\保安队之飞机二架在长春上空互撞失事,死伤四十余人。

戊、第十二战区司令长官兼绥远省主席傅作义电蒋委员长辞职,希望各党派斩断以兵爭政之恶观念,军队交还国家,互调防地。 1﹐10(一二,八) 甲、上午八至十时,马歇尔与政府代表张群,共产党代表周恩来商定停止冲突,恢復交通办法:中华民国国军及共产党领导下之一切部队,应即实行下开命令:(1)一切战斗行动,立即停止。(2)除另有规定者外,军事调动一律停止,惟对於復员、换防、给养、行政及地方安全之必要军事调动,乃属例外。(3)破坏与阻碍一切交通线之行动必须停止,所有阻碍该项交通线之障碍物,应即拆除。(

4)为实行停战协定,在北平设一军事调处执行部,政府代表,中共代表,美国代表各一人组成之,所有必要训令及命令,应由三委员一致同意,以国民政府主席名义发布之。双方声明下开规定亦经同意:(1)上开命令第一节,对政府在长江以南整军计画之实施並不影响。(2)第二节对政府军队之开入东北九省,或在东北九省內调动並不影响。(3)第三节所云交通线包括邮政在內。(4)政府军队在上项规定下之调动,应每日通知军事调处执行部。(5)调处执行部祇涉及停止冲突所引起之直接问题,先设於北平,內设执行组,各委员得各別设置通讯线(政府让步,將国军接防赤峰多伦问题併入热察问题)。 乙、蒋委员长电令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各行营,绥靖主任公署,各战区,各方面军,各警备司令,卫戍司令,各集团军,各省主席,各军长,恪切遵行商定之停止冲突恢復交通办法。

丙、上午十时,国民政府召集之政治协商会议开幕,由蒋主席主持,並致词,希望会议真诚\坦白,树立民主楷模,大公无私,顾全国家利益,高瞻远瞩,正视国家前途。並宣布政府决定实施事项:(1)人民之自由:人民享有身体、信仰、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之自由,现行法令,依此原则分別予以废止或修正。(2)政党之合法地位:各政党在法律之前一律平等,並得在法律范围之內公开活动。(

3)普选:积极推行地方自治,依法实行由下而上之普选。(4)政治犯:政治犯除汉奸及確有危害民国之行为者外,分別予以释放。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致词,在先烈昭示之下,在中山先生遗像之前,应痛下决心,永远使中国不再发生內战,欢迎蒋主席关於保证人民权利之四项公布。曾琦代表青年党致词,呼吁以合作抗战的精神合作建国,实行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沈钧儒代表民主同盟致词,努力奠定国家永久和平,建立国家真实民主基础。邵从恩代表无党无派者致词,必须打破不诚\不信旧作风,国是方能获持久解决。

丁、周恩来招待记者,谓已通知延安下停战命令,政府当然可运\兵接收东北。

戊、下午十一时,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通告中共各级党部,解放区各部队首长,各级政府,遵行停止军事冲突协议。 己、孙科谈话,政府擬修改国民政府组织法,扩大基础,使国府委员会为决策机关。国民大会如期召开,限於制宪而不行宪。

庚、魏德迈自上海飞抵重庆,晤马歇尔(明日返沪)。

辛、马歇尔接见美军驻延安联络官叶顿。

壬、热河国军进驻凌源,北路入建平。

癸、白崇禧自南京飞徐州视察(1﹐12回京)

。子、辽北省政正式接收,主席刘翰东视事(省会为四平街)。丑、联合国首届大会在伦敦开幕,比外长任主席,英相阿特里致词,警告不得再有战爭。联合国组织正式诞生。

1﹐11(一二,九)

甲、政治协商会议第二次会议,孙科主席,由政府代表张群,中共代表周恩来报告商谈经过(张报告本月十三日下午十二时前,一律停止冲突,恢復交通。军事三人小组应即成立,进行中共军队整编及其驻地之规定,付诸实施,问题方为真解决。並说明军事调处执行部之任务范围及办事程序。周报告谈判经验,並主对於敌军投降后仍残杀人民者,以战犯论罪,偽军解散,应决定具体办法,其参加內战者,应予严惩。政治协商会议对整军问题有商討必要)。

乙、鲁南共军攻占枣庄煤矿南大井,大肆破坏,鲁中共军攻占博山。

丙、京沪路新丰附近道钉被拔,列车出轨。

丁、热河国军奉到停止冲突令,一部撤回辽寧彰武。

戊、国军进驻辽寧新民。

己、参政会建议政府,向英交涉停筑九龙屏山机场。

庚、第一届司法节。

辛、访暹代表团由李铁錚率领到曼谷,受华侨空前热烈欢迎。

壬、联合国大会选中美英苏法及南非、委內瑞拉代表为副主席。

1﹐12(一二,一○)

甲、政治协商会议第三次会议,孙科主席,周恩来、邵力子报告中共与政府会谈经过,並推定军事考察团代表八人(何基鸿、林可璣、王葆真、章元善、李德全、周炳琳、杜斌丞、伍观淇,候补四人,冷遹、林虎、张奚若、任鸿雋)。 乙、松江省政接收,主席关吉玉就职。

丙、马歇尔謁蒋主席。

丁、国军向古北口推进。冀东丰润均收復。

戊、共军(新四军)猛攻徐州东北贾汪煤矿及豫北修武(第七军分区司令张宏)安阳(第五军分区司令韦金田,第九军分区司令曾承金)。

己、山东共军攻占淄川。

庚、宋子文自南京飞返重庆。

辛、陈纳德飞抵重庆。

壬、联合国大会选澳洲、巴西、荷兰、埃及、墨西哥、波兰为非常任安全理事。

癸、韩国五政党联合声明,拥护四强託治决定。

1﹐13(一二,一一) 甲、军事调处执行部政府委员郑介民(军令部厅长),中共委员叶剑英(第十八集团军参谋\长),美方委员罗伯森(美使馆代办)自重庆飞抵北平(执行组主任美国白鲁德已先到)。

乙、陆军总司令部印刷停止军事冲突命令八十万份,以飞机散发各地(第一次停战令)。

丙、共产党新华日报刊载【热河冀东国民党军队破坏停止內战命令】消息。

丁、热河国军进驻平泉及黑水镇(赤峰东南)。

戊、豫南国军收復光山,豫北收復孟县。

己、山东共军致文兗州守军(吴化文部)要求投降,並猛攻城垣。

庚、上海学界追悼上月昆明惨案牺牲者。 辛、英国赠我军舰十三艘,开始接收。

壬、军政部长陈诚\到南京。 癸、麦克阿瑟令日本將本月大选延至四月举行。

1﹐14(一二,一二) 甲、蒋经国自莫斯科经迪化兰州返抵重庆(史达林告蒋经国,如美国有一兵到中国,东北问题即难解决,美国如不在东北取得利益,俄可作必要让步,並盼蒋主席访俄)。 乙、政治协商会议第四次会议,討论政府改组问题,国民党代表提出充实国民政府委员会案(增加委员名额,选任党外人士,为政治最高指导机关。得討论立法、施政、军政、财政,並得建议。主席得为紧急权宜措施。行政院置政务委员)。青年党提出改革政治制度,实行政治民主化案。民主同盟主先实现人民基本自由。共产党主先定共同纲领,政府人员国民党不得超过三分之一,並须改组各院部会。

丙、国防最高会议开会,蒋主席对保障人民基本自由有所指示,检討应行废止或修正之法令,於十日內擬订办法。並调查政治犯,於七日內释放(曾討论陈诚\所提大赦案)。

丁、热河国军停止前进。 戊、共军围攻河北永年、元氏、东光、连镇,山东聊城、兗州、周村、枣庄,並陷胶济线西河矿,江苏泰县、姜堰,山西曲沃、翼城、侯马,河南罗山、安阳、修武。

己、国军进入河北玉田、绥远集寧、山西浑源、河南温县。

庚、正太铁路列车触雷。

辛、共军攻营口,佔盘山车站。

壬、经济部东北接收委员张莘夫得苏军许可,自瀋阳到抚顺接收煤矿,失去自由。

癸、美国陆军部长柏德森到上海(1﹐16赴菲)。

子、上海学生游行示威,抗议法国领事擅自捕人,侵我主权。

1﹐15(一二,一三)

甲、国军二千余人(第五十二军)入驻瀋阳,被苏军击毙三人(

途中曾遭共军袭击)。 乙、所谓【东蒙古自治代表大会】在辽北王爷庙(葛根庙)举行,曾任俄军官之蒙人乌尔占及玛尼包达拉(马明洲)主之。

丙、军事调处执行部开始工作,停止永年、赤峰地区战事。 丁、政治协商会议第五次会议,討论施政纲领问题,决定由各方提书面意见,交分组委员会擬具草案(计分政府组织、施政纲领、军事、国民大会、宪法草案五组)。

戊、军事三人小组政府代表张群、张治中与中共代表周恩来开始商谈中共军队整编问题。

己、共军攻绥远集寧,並占山东泰安、界首、万德车站及胶济线金岭镇,並袭击辽寧彰武附近,破坏铁路公路。山西共军攻浑源。

庚、豫鄂边区共军李先念部第一纵队王树声攻占宣化店、定远店。

辛、国军进入山西左云,及江苏萧县。 壬、长春保安团被俄军缴械。 癸、杜鲁门宣布美国將保有太平洋战略岛屿。子、改组后之日本內阁成立。

1﹐16(一二,一四) 甲、长春俄军总司令马林诺夫斯基与张嘉璈谈中俄东北经济合作问题,声言如不获致解决,则將不能预测俄军自东北撤退日期。

乙、抚顺煤矿接收委员张莘夫等八人被迫返瀋阳,由俄军护送,至李石寨全体遇害。

丙、政治协商会议第六次会议,討论军队整编(国家化)问题(

青年党提公平编遣,军民分治,军党分立,设国防部。民主同盟提现役军人脱党,大量裁军,成立整军计画委员会。共产党谓军队国家化与政治民主化应同时进化,並提出十二建议)。

丁、军政部次长林蔚报告整军设施(抗战期间为三百五十四师,三十一旅,十五营,现有二百五十三师,三百八十万人,擬缩成九十师,一百八十万人,半年办竣)。

戊、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提出和平建国纲领草案(总则,人民权利,中央机构,国民大会,地方自治,军事改革,復员善后,财政经济改革,文化教育改革,国际和平及保侨)。

己、军事调处执行部派机分飞平绥、平汉、津浦三线之冲突地区散发停战命令。 庚、政治协商会议陪都各界协进会举行演讲会,有人捣乱(此后连续发生)。

辛、共军攻占河北连镇(津浦线),猛攻河南安阳,山东高密。

壬、古北口附近仍有战事。

癸、石家庄日军一万零八百人缴械完毕。

子、新编第六军开始自上海开赴东北,空运\长春之保安总队已逾二千人。 丑、东蒙古人民代表大会决定组织东蒙自治政府。 1﹐17(一二,一五)

甲、政治协商会议第七次会议,討论国民大会问题,国民党代表提议如期於五月五日召开,职权为制定宪法,除已选出之代表外,其余名额使之合理增加,第二届国民大会於宪法颁布六个月內选举召集,民主同盟及共产党主修订选举法,重选代表,无党派代表主法律事实兼顾,循政治途径解决,辩论激烈。

乙、军事调处执行部派员(政府、中共、美国三方代表)自北平飞赤峰及集寧调查冲突情形。

丙、河北共军攻占东光,炸毁沧县津浦路车,及唐山开平间北寧铁路。

丁、河南共军进攻孟县,山西共军占浮山,攻大同。

戊、豫鄂边区共军(王树声)攻占吕王城。

己、法大使梅理靄\呈递国书。

1﹐18(一二,一六)

甲、政治协商会议第八次会议,继续討论国民大会问题,对代表问题各方提出具体办法,咸认应循政治途径解决。

乙、军事调处执行部之二小组飞抵济南及绥远集寧。

丙、共军攻占绥远集寧、卓资山、山西浑源、河北泊头车站(津浦路);天津附近共军擬进入市区,被阻。 丁、马歇尔晤宋子文商震。

戊、蒋经国及大连市长沈怡到长春。

己、日本战犯影佐禎昭、谷寿夫、磯谷廉介、和知鹰二等被逮。 1﹐19(一二,一七)

甲、政治协商会议第九次会议,討论宪法草案问题,孙科说明五五宪草,各方主中央政府五权制应保持其精神,勿拘泥於形式,並有主国会两院制者。协商会议初步討论工作完成,决暂休会,由分组会续商。

乙、中共与俄订立协定,俄助东北共军抵抗国军,共军服从俄人指挥。 丙、马歇尔及宋子文相继自重庆飞抵上海。 丁、军事调处执行部二小组到张家口及大同。

戊、山东共军攻即墨,被阻。河南共军攻占孟县。 己、伊朗向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提出其与苏俄爭端(伊朗北部自治纠纷)。

庚、北寧铁路全线通车(九一八后初次通车)。 辛、热河省府主席刘多荃自锦\州赴朝阳,主持省政。

壬、莫德惠自东北回抵重庆。 癸、安徽代表在南京请求减购军粮(原定三百万石,改减一百八十万石)。

子、黄金流往东北,北平金价大涨(每两九万余元)。

1﹐20(一二,一八)

甲、军事调处执行部之小组抵徐州。 乙、新六军开始登陆秦皇岛。

丙、东北保安司令部派员到赤峰,与俄军洽商接防问题。

丁、湖北共军自黄安西攻广水,越过平汉铁路,江苏共军围攻海州。 1﹐21(一二,一九)

甲、俄大使彼得罗夫照会中国外交部,东北各省內之一切日本企业,均经苏俄视为俄军之战利品(另照会长春行营,苏俄擬以战利品之一部分企业交予中国,其余企业如煤矿、电力厂、钢料工业、化学工业、水泥工业由中俄共管)。

乙、军事调处执行部发表第二号命令,所有冲突的双方部队,立即停火,各自撤退至一日行程(六十里)之距离,指挥官负责恢復一月十三日夜十二时之情况。最后是非判断及调动,於以后进行。

丙、军事调处执行部济南执行小组调处泰安冲突,共军停止攻城。

丁、热河共军围攻建昌。围攻山东兗州之共军后撤。 戊、参政会推林虎、范予遂、冷遹、许德珩、周谦冲等八人参加军事考察团。 己、政治协商会议宪法草案分组开始会议。

庚、蒋主席邀晤张君勱、张东蓀(国家社会党)



辛、派商震为出席联合国参谋\长会议代表团团长,桂永清、孙立人、赵桂森、龚作人、周应聪、黄泮扬为团员。

壬、马歇尔自上海返重庆。

癸、美总统杜鲁门咨文国会,重申去年十月二十七日所提之外交政策十二点,鼓励建立强大独立统一民主之中国,保持雄厚兵力,保障和平。

子、法国主席戴高乐辞职。

丑、苏俄及乌克兰代表向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吁请注意英军驻希腊及印度尼西亚所造成之情势(对伊朗问题之反击)。

1﹐22(一二,二○)

甲、政治协商会议会期延长三日,政府组织,军事问题,宪法草案,施政纲领,四分组会谈略有进展。

乙、行政院决议特派张作相、王树翰、那木济、青包楞为东北行营政治委员会委员。

丙、蒋主席夫人抵长春,宣慰民眾,慰劳俄军。 丁、军事委员会发言人谈自本月十三日至今日共军侵佔淄川、浑源、集寧、营口等十九城镇,另有六十余城镇遭攻击。

戊、山东共军又向泰安进攻。

己、被禁四年之中共候补中央委员廖承志(廖仲愷之子)获释。

庚、美国钢铁工人七十余万罢工。

1﹐23(一二,二一)

甲、政治协商会议综合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委员为王世杰、吴铁城、周恩来、董必武、曾琦、陈启天、章伯钧、张东蓀、王云五、傅斯年,召集人孙科)



乙、政治协商会议军事分组以共党要求组织军事联合委员会,发生波折。 丙、蒋主席宴政治协商会议会员(原擬作讲演,临时中止),並与中共代表周恩来谈话。

丁、武汉军事调处第九执行小组福特中校到河南罗山,与共军中原区参谋\长王震成立停止冲突协议(1﹐29续在吕王城成立临时协议)。

戊、军事调处执行部济南执行小组在胶济路张店调处,不得要领(共军要求缴日军械)。

己、赤峰俄军撤离。

庚、蒋夫人在长春代表政府向俄军將士授勋。並发蒋主席之慰劳书。

辛、宋子文自上海飞抵广州,翁文灝自重庆飞抵南京。

壬、南京临时大学补习班风潮再起,要求恢復被开除学生学籍。 癸、出席联合国参谋\长会议之代表团启程。

子、中暹友好条约由李铁錚与暹罗总理普拉莫特在曼谷签字。

1﹐24(一二,二二)

甲、军事调处执行部公告,山西大同及河南罗山两区停火。

乙、济南执行小组再度调处泰安冲突(明日赴兗州,晤新四军军长陈毅)。 丙、济南执行小组在胶济路枣园庄调处无效,中共军坚持该地日军须由其缴械。

丁、张群、张治中、周恩来之军事三人小组续谈。 戊、马歇尔建议派执行小组往营口(政府不同意)。

己、嫩江省政府主席彭济群在齐齐哈尔接收省政。

庚、何应钦自重庆到南京。

辛、重庆市第一届参议会成立。

壬、马歇尔接见张群及胡霖。

1﹐25(一二,二三)

甲、政治协商会议军事及宪草两分组完成协议。 乙、军事调处执行部令国共两军均不得开入热河赤峰。

丙、军事调处执行部之广州小组到达,行营主任张发奎谓粤境无正式中共部队。

丁、济南执行小组到兗州,战事停止(难民代表跪求和平)。

戊、本日起军委会不再公布冲突消息。 己、蒋主席夫人及蒋经国自长春返抵北平。

庚、重庆中央大学等校学生九千余人游行,要求政治协商会议必须获得结果,並抗议英国强筑屏山机场及上海法国领事捕人。

辛、四川白沙国立女子师范教职员学生为要求迁移南京不遂,罢教罢课。

1﹐26(一二,二四)

甲、政治协商会议施政纲领分组完成协议,会期延长三日。

乙、东北新民彰武之俄军全撤。

丙、新六军在秦皇岛登陆完毕。 丁、重庆军警搜查民主同盟代表黄炎培住宅。

戊、何应钦到徐州视察。

己、宋子文自广州到香港。

1﹐27(一二,二五)

甲、周恩来、陆定一飞返延安报告,中共中央委员会通宵会议。

乙、延安解放日报发表【坚持和平,保护和平】

社论。

丙、民主同盟代表抗议军警搜查黄炎培住宅,拒绝出席商谈会议,各分组会商均停,並致书政府代表质询,政府代表即函復解释。

丁、陪都各人民团体宣言,政权不能交予任何党派。

戊、美国驻俄大使哈里曼自莫斯科抵重庆,晤蒋主席。

己、莫斯科广播,国共停战令及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民主政治的第一步。

庚、蒋主席夫人及蒋经国等自北平抵渝。

辛、陆军伞兵在昆明演习。

壬、暹罗纳康巴棠城又发生有组织之排华事件,鎗击华侨,企图对我代表团示威,曼谷附近亦接连发生暴动。

1﹐28(一二,二六)

甲、政治协商会议政府组织分组为代表名额分配问题仍无结果。

乙、国防最高委员会通过將各项限制人民自由法令分別废止或修正。

丙、中国国民党中央常会决议於三月一日召开第六届中央委员第二次全体会议。

丁、第四方面军司令官王耀武到济南。

戊、东北行营主任熊式辉自锦\州飞抵北平。

己、交通部次长凌鸿勛,在北平主持之铁道赶工会议完毕。 庚、何应钦到济南视察。

辛、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正式接受伊朗之申诉,苏俄代表维辛斯基表示不愿在会內討论。

1﹐29(一二,二七)

甲、政治协商会议会期再延长二日。 乙、军事调处执行部新乡小组抵河南新乡。武汉执行小组经黄安到吕王城,与共军中原军区司令兼师长李先念会谈,並成立临时协定。 丙、行政院决议任赵太侔为山东大学校长。

丁、前财政部直接税署长高秉坊由重庆地方法院改判减为无期徒刑。

1﹐30(一二,二八)

甲、中共代表周恩来、陆定一自西安抵重庆(周等昨日自延安到西安)。

乙、宋子文自广州飞抵上海。

丙、哈里曼自重庆飞抵上海。

丁、俄代表拒绝伊朗代表所提两国在安全理事会指导之下谈判(

理事会通过由两国直接谈判,谈判情形须通知理事会)。 1﹐31(一二,二九)

甲、政治协商会议举行第十次会议,由蒋主席任主席,由各分组提出报告,通过:(1)政府组织,国民政府委员四十人(半数由国民党人员充任),由主席选任,为最高国务机关,得议决立法原则,施政方针,军政大计,财政预算,任免各部会长官及任用立法监察委员。行政院各部会长官均为政务委员,並设不管部会之政务委员三至五人(此总额中七至八席请国民党以外人士充任之,至担任部会数目会后续商)。中央及地方行政机关用人不得有党派歧视。(2)施政纲领(总则、人民权利、政治、军事、外交、经济及财政、教育及文化、善后救济、侨务九项)遵奉三民主义为建国指导原则,在蒋主席领导下全力建设统一、自由、民主之新中国,確认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党派平等合法,用政治方法解决政治纠纷。(3)军事问题,军队属於国家,军党分立,军民分治,以政治军(將来成立国防部,隶行政院)。军事三人小组应即商定中共军队整编办法,整编完竣,中央军依原定计画於六个月內完成九十师之编制,军事委员会內设整编计画考核委员会。(4)宪法草案组织审议委员会,於两月內完成修正案,並决定修改原则十二项(立法院民选,监察院由省议会选,司法院为最高法院,考试院用委员制,行政院对立法院负责,省为地方自治最高单位)。(5)国民大会本年五月五日召开,制定宪法,旧代表不动,只增台湾及东北代表一百五十名,各党派七百名(国民党二百二十名,共产党一百九十名,民主同盟一百二十名,青年党一百名,社会贤达七十名),共二千零五十名。行宪机关於宪法颁布六个月內召集之。

乙、政治协商会议闭幕,蒋主席致词,盼守信负责,遵行协议,使和平建国纲领普遍实现。今后各党活动,依法公开组织进行,不应再有暴动秘密行为。军队整编为当前最大需要,军令军制,必须统一。树立守法行法精神,作全国人民楷模。同德同心,共负建国重任。中共代表周恩来致词,愿长期合作,保证遵行协议。

民主同盟代表张君勱,青年党代表曾琦,无党派代表莫德惠亦分別致词,拥护实践协议。

丙、国民政府委员举行会议。

丁、军事调处执行部三小组分赴承德、太原、侯马。济南小组到临沂,共军坚持受降权。

戊、美国驻俄大使哈里曼自上海飞日本。

己、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休会。

庚、周恩来代表毛泽东及中共中央向马歇尔致谢,称道其態度公正,准备与美国合作,美国式之民主政治將在中国开始。中国尚未具备社会主义之必须条件,最近之將来,中共並不使之实行,中国应走美国之路(周暗示毛希望访美,並面交毛致马歇尔函)。

2﹐1(一二,三○)

甲、东北俄军撤退二次展期期满(仍未撤)。

乙、马林诺夫斯基宣称,中俄东北经济合作问题,希能採取简单迅速办法解决,不愿第三者参加。

丙、王世杰向俄使彼得罗夫催询东北俄军撤退情形,並说明我决定没收东北日本财产及中俄经济合作之立场。 丁、蒋主席与中共代表周恩来长谈。 戊、延安权威人士称,政治协商会议获重大成果,一切决定於如何实施。 己、中共代表团周恩来等招待重庆记者,谓愿与国民党及其他党派长期合作,否认毛泽东赴苏,惟承认苏俄飞机最近曾到延安。 庚、军事调处执行部公告,停止冲突已获满意成就,即开始致力恢復交通工作,交通组长希尔赴胶济线视察。

辛、苏俄要求英军退出希腊,英俄代表在安全理事会激辩。

壬、联合国大会通过挪威外长赖伊为秘书长。

2﹐2(一,一)

甲、军事调处执行部济南小组再抵临沂,晤共产党之新四军军长陈毅,山东主席黎玉;陈毅提出六项要求(撤销徐州济南绥靖机关,撤退徐州南京间驻军,日军及偽军由共军受降缴械,中共区铁道由中共管理)。

乙、张嘉璈自长春飞抵北平(各省市已接收者,均不能行使职权,且时受威胁,俄方又提经济上新要求)。

2﹐3(一,二)

甲、延安及解放军根据地举行庆祝政协成功大会。 乙、共产党与国民党在辽寧通化冲突,国民党失败。 2﹐4(一,三)

甲、美政府向国会提出协助中国建立海军案。 乙、张嘉璈到重庆,謁蒋主席报告东北近情。

丙、叶剑英与熊式辉交换东北合作问题意见。

丁、三人军事小组连日会商。

戊、联合国参谋\团成立。

2﹐5(一,四) 甲、蒋主席与外国记者谈话:(1)甚愿各党派永久合作。(2)还政於民以后,个人对国家人民已完尽其应尽义务。(3)盼早往美一游。(4)中俄现无正式谈判,关於经济合作,局部的及非正式的商谈时在进行,但无所谓让步。(5)马歇尔必能圆满达成任务。(6)全国人民相信共产党必能切实作到军队国家化。 乙、蒋主席电熊式辉,未接收瀋阳前,不派军队赴长春(因得悉史达林命东北俄军,如受中国军队阻挠,即可寻求解除其武装)。

丙、军事调处执行部济南小组雷克上校三到泰安,共军鲁中区副司令鄺任农不允解围,强留雷克等所带粮食(原擬救济城內人民)並擬拘捕新任泰安县长。 丁、美国眾议院海军委员会通过以军舰及海军顾问团供给中国案。 戊、共军攻占河北东光。

己、以于焌吉为驻义大利大使。

庚、平津区留用日本技术人员审查委员会在北平成立。

2﹐6(一,五)

甲、宣传部长吴国楨谈,东北俄军撤退问题在商谈中。

乙、军事调处执行部执行组长白鲁德少將自北平到重庆,晤马歇尔(2﹐10返北平)。

丙、东北宣慰使鹿鍾麟到开封。

丁、徐謨等当选为联合国国际法院法官。

戊、英俄关於希腊问题爭议结束,同意安全理事会无须决定。

2﹐7(一,六)

甲、宪法草案审议委员会委员推定孙科等三十五人(政府方面,中共,青年党,民主同盟,无党无派各五人,专家十人)。

乙、军事调处执行部美方委员罗伯森,参谋\长海斯柯与中共之新四军参谋\长陈士渠商谈山东问题,並增派小组赴泰安。 丙、津浦路北段冯家口车站又遭共军破坏。

丁、纽约时报对东北情形表示不安(以中共又提新要求)。

戊、抚顺煤矿接收委员张莘夫等遇害消息露布。

己、东北工矿接收暂停,各专家留平津从事復工工作。

庚、乌克兰代表向安全理事会提出东印度问题(对英之另一攻势)。

辛、资源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钱昌照到北平视察。 壬、华北宣慰使张继到太原。

2﹐8(一,七)

甲、外蒙古人民共和国副主席齐米时多尔济苏龙甲布乘苏俄飞机到重庆。

乙、济南执行小组雷克上校及中共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舒同,鲁中军区副司令鄺任农到北平,与执行部会商。

丙、大连市长沈怡復由长春返北平(大连市界未定,俄军不撤,沈不愿往接)。

丁、天津金价每两达十二万四千元,食粮亦上扬。

2﹐9(一,八)

甲、美国务卿贝尔纳斯训令美驻中俄大使照会两国,反对仅由中俄协商管制中国东北之工业企业,而不容他国参加,乃违反门户开放原则,强调东北境內工业之最后解决,须有美国参加。

乙、贝尔纳斯在记者招待会重申对华门户开放政策,各国同享平等贸易机会(为记者询及中俄关於东北经济谈判而发)。 丙、马歇尔、张治中、周恩来之三人会议开始举行,商定恢復交通办法,交由军事调处执行部办理。

丁、军事调处执行部发布第九号公报,所有部队,不论是否称为偽军,均应包括在停战令范围之內。

戊、史达林在选举会演说,提出新的五年计画,提高工业水平至战前三倍。

己、东北政务委员会在北平举行首次会议。 庚、第一方面军司令官卢汉自昆明到河內。

辛、人民自由保障委员会举行发起人会议,到沈钧儒、冯玉祥、李烛尘、董必武等。

2﹐10(一,九) 甲、政治协商会议陪都各界协进会,民主建国会等团体在重庆较场口举行政治协会会议成功庆祝大会,发生殴打,多人负伤(所谓较场口事件)。 乙、军事调处执行部徐州小组到临城,共军要求临城枣庄之国军撤退,及共军区內铁路管理警卫军。

丙、外蒙古代表苏龙甲布謁蒋主席。 丁、航空委员会主任周至柔谈,已派二千余人赴美受训,並將继续遣派。

戊、宋子文院长回重庆。

2﹐11(一,一○) 甲、蒋主席自重庆飞抵上海。

乙、去年二月十一日罗斯福、史达林、邱吉尔签订之雅尔达秘密协定公布。

丙、军事调处执行部发布第十号公告(第四号命令),宣布恢復交通办法(各指挥官立即撤除沿交通线之阻碍,不得干涉人民旅行及货运\,保护修路员工;交还移去之器材,不得乘机获取军事上利益或运\军队武器)。

丁、军事三人小组商定恢復交通办法,並交换建军计画意见。

戊、胶济路共军第四师廖容標,第九师钱钧向张店移动,执行小组雷克上校前往调处。 己、东北共军围攻秀水河。

庚、石家庄附近共军又向国军袭击。

辛、中共代表叶剑英致备忘录於马歇尔,抗议广东部队对东江共军曾生之攻击。

壬、国防最高会议决议以麦斯武德继罗家伦为新疆监察使。

癸、中国加拿大贷款协定签字,总额六千万加元。

2﹐12(一,一一)

甲、蒋主席接见魏德迈,畅谈三小时五十分。

乙、美国务卿贝尔纳斯答记者,內蒙古为中国领土不可分之一部,其地位不应发生任何问题(记者问及內蒙在苏俄势力下建立自治政府事)。中苏谈判,已获得报告一起,此问题(东北日人财产与设备之处理)將归远东委员会决定。

丙、行政院会议决议以唐纵为內政部政务次长,刘鸿生为善后救济总署正执行长,云南省府民政厅长李宗黄免职(为去年十二月昆明惨案)。 丁、印度加尔各答有示威暴动,军警出动(英印人死伤各百余)。

2﹐13(一,一二)

甲、蒋主席在上海答中外记者,谓(1)中苏经济合作商谈在进行中。(2)俄军本已相约在二月一日前退出东北。(3)马歇尔在华必须有相当长的时间。

(4)中共若不能放弃其私有军队,则政治协商会议之努力均归无效。

乙、蒋主席招待上海耆绅顏惠庆等。 丙、外交部与外蒙代表换文,建立外交关係。

丁、各党派参加国民政府委员名额以共产党及民主同盟要求合占十四名(总额二十人),青年党及无党无派者不予同意。

戊、青年党表示雅尔达秘密协定及张莘夫等被害问题比之较场口事件更应予以重视。

己、军事调处执行部增置铁路管理组。

庚、调处鲁局之二小组分赴张店、泰安。德州调处成立临时协议,石家庄协议亦成。

辛、金价上扬(每两超过十四万元),购户拥挤,重庆中国银行暂停买卖。

壬、联合国临时总部决设纽约。

2﹐14(一,一三)

甲、纽约时报发表【苏联在东北】社论,谴责其延不撤兵。

乙、马歇尔、张治中、周恩来之军事小组正式会议,商討国军整编与共军统编问题。 丙、宪法草案审议委员会会议开始。 丁、上海市民举行欢迎蒋主席大会。

戊、加拿大发表原子弹秘密情报泄露(为俄人所得,俄有一千七百名间谍在美加活动)。

己、联合国大会闭幕。 庚、航行重庆江津间之【名山】轮在小南海沈没,死百余人。

2﹐15(一,一四)

甲、蒋主席自上海到南京,魏德迈到重庆。

乙、第二次军事復员会议在南京举行预备会议。 丙、延安中共中央发言人谈话,提出对东北问题四项主张:(1)改组行营,东北政务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及各省政府由各党派无党派人士参加。(2)承认並整编现有抗日民主部队(据云抗日联军周保中、杨靖宇、赵尚志及八路军张学诗、吕正操、万毅、李运\昌等共三十万人,东北共党由彭真、陈云、林彪、林枫、罗荣桓领导)。(3)承认各县自治政府。(4)国民政府开入东北之军队应限制数量。並谓国民党如固执武力解决方针,冲突將继续发生。军事调处执行部之工作范围应推及东北。

丁、大公报社论,谓今日中国决不容再有所谓势力范围。

戊、纽约时报抨击雅尔达密约。

己、新编第六军军长廖耀湘到锦\州。

庚、东蒙古自治政府在王爷庙成立,博彦满都为主席。

辛、马来华侨举行示威,被英军枪杀多人。

壬、中央常务委员、立法院副院长、苏浙宣慰使叶楚傖病卒於上海,年六十岁。

癸、美內长伊克斯与杜鲁门失和,去职。

2﹐16(一,一五)

甲、第二次军事復员会议正式在南京开幕,蒋主席亲自主持。

乙、军事三人小组会议遭遇困难。

丙、东北共军攻法库秀水河子,被国军击退,另支进犯盘山、彰武。

丁、魏德迈谈,美正助中国运\送军队赴东北。 戊、重庆东北同乡会为东北问题发布宣言,要求苏军即时全部撤退,归还夺去物资,剷除不法政权,昭雪张莘夫等七人惨死案,並游行请愿。

己、重庆中央大学学生为东北问题纷作愤慨表示,要求俄军撤退(亦有少数人主美俄军同时撤退者)。

庚、外交部长王世杰自重庆飞抵南京,与蒋主席商东北问题。

辛、山东张店军事调处协定成立。

壬、各铁路局长在南京会商修復事宜完毕。 癸、各地金价上涨(流入东北,苏以偽国纸幣套购),物价波动。子、安全理事会討论敘利亚、黎巴嫩之英法驻军撤退案,俄代表首次应用否决权。

2﹐17(一,一六)

甲、纽约时报社论,主张美俄直接会商东北问题,或提交安全理事会。

乙、孙科自重庆到广州。 丙、武汉行营主任程潜到职(副主任为薛岳、孙蔚如,辖鄂湘赣三省及豫皖边境一部)。

丁、外蒙人民共和国代表苏龙甲布离重庆北返。

2﹐18(一,一七)

甲、军事三人小组会议续开。

乙、英美记者七人初到瀋阳。

丙、外交部长王世杰自南京返抵重庆。 丁、大公报发表【东北的阴云】社论,主苏俄撤兵,指斥中共主张(东北情况大致露出)。 2﹐19(一,一八) 甲、第三次军事復员会议闭幕。 乙、王世杰再与俄大使谈东北产业处理及中俄经济合作问题。 丙、美第七军团司令吉南到重庆。

丁、济南执行小组三到临沂,晤共军军长陈毅。

戊、周恩来自重庆飞返延安(明日回重庆)。 己、美国务卿声明原子弹制造秘密,仍为美国独有,间谍案与美无涉。

庚、加拿大內阁会商原子弹秘密泄露案。

辛、行政院通过盐政纲领,废除引岸分场制度,以民制、民运\、民销为原则。

2﹐20(一,一九)

甲、外交部答记者问,谓东北苏军撤退问题,迄未获苏方答覆,中苏商討东北经济问题,尚未调协。 乙、马歇尔再度建议派遣执行小组赴东北(政府仍未同意)。 丙、美国军事顾问团开始工作。

丁、兴安省府主席吴焕章以接收被阻,自长春回北平。

戊、所谓【东蒙自治代表团】自长春到北平。

己、北平河北难民请愿还乡(对中共代表叶剑英),骚扰军事调处执行部(明日执行部向市政府抗议)



庚、蒋主席自南京飞抵杭州。

辛、孙科到香港。

壬、李烈钧病卒於重庆,年六十五岁。

癸、美飞机在旅顺上空遭俄机追击。子、苏俄发表公告,承认特务在加拿大获秘密情报,谴责加政府仇视苏俄之宣传。 2﹐21(一,二○) 甲、军事三人小组会议好转。

乙、中央大学教授为东北问题一致电苏俄,要求立即撤退东北驻军;二电英美苏抗议雅尔达密约;三上书国民政府不作条约以外之让步;四呼吁各党派捐弃私见,保卫主权。

丙、北平天津金价每两突破二十万元。 丁、苏俄为加拿大原子弹间谍案抗议加政府措施。 戊、美总统杜鲁门否认与邱吉尔谈对苏政策,拒对原子弹案表示意见。

2﹐22(一,二一)

甲、重庆中央大学等校学生二万余人为东北问题示威游行,高呼俄军必须立即退出东北,中共应彻底实行停战协定中对东北之协议,彻查张莘夫惨案,国土不容分割,主权不容侵害,剷除一切非法地方政权,中共应该爱护祖国,绝对拥护政府接收东北,反对苏俄一切新要求,新疆是中华民国的新疆,反对分化內蒙,不容所谓东蒙特殊化,打倒新帝国主义等口号。並散发告全国同胞书,告全世界人士书,质中共军,致苏俄抗议书,慰问东北同胞书等宣言(张莘夫之女高举【谁杀吾父,誓为吾父復仇】標语)。

乙、参政会驻会委员建议政府根据条约对苏交涉,要求苏军立即无条件撤离东北,並调查张莘夫被害情形。

丙、重庆新华日报营业部被捣毁。 丁、中共周恩来谈,爱国与排外应分开(指今日游行带有排外性)。

戊、中苏文化协会庆祝红军节,苏大使馆人员未出席。 己、军事三人小组会议完成。

庚、蒋主席自杭州飞抵上海。 辛、日战犯山下奉文在马尼剌处死。

2﹐23(一,二二)

甲、蒋主席在上海接见魏德迈,並令上海市当局平抑物价。

乙、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对东北问题发表宣言,要求政府公开中苏谈判经过,促请苏军撤退,归还所取物资。

丙、上海南昌学生为东北问题示威游行。

丁、北碚復旦大学等校学生八千余人为东北问题到重庆示威游行。

戊、苏大使馆庆祝红军节,政府首长纷往致贺。

己、共军围攻河北涿州。晋军占沁县。 庚、特任朱绍良为副参谋\总长兼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主任,调贺国光为西昌行辕主任。

2﹐24(一,二三)

甲、蒋主席自上海回抵重庆。 乙、莫斯科广播,谓张莘夫係被日偽残余谋\杀,指责中国政府对於中国反苏宣传未加阻止,反加奖励。

丙、成都华西、金陵、燕京、齐鲁等大学教授电中央,促苏军撤退。

丁、成都、三台、北平学生为东北问题游行示威(成都新华日报社被捣毁)。

戊、青年党发表对东北问题意见,友邦必须尊重中国领土主权完整,中苏应根据盟约加强相互尊重谅解,东北內政外交分开,各求合理的解决。

己、民主同盟招待记者,东北问题应以政治协商方式解决。

庚、北平各界追悼张莘夫,东北民眾游行请愿。 辛、驻俄大使傅秉常返抵重庆。 壬、北平天津黄金交易停止。

癸、各地物价连日上涨。

2﹐25(一,二四)

甲、蒋主席在国府纪念周说明政府对东北问题方针,第一,必能合理解决对苏商谈合作,(1)必须遵守我国法令,(2)尊重中苏友好同盟条约,(3)不牴触我国所签订之一般国际协定。第二,中苏友谊必须保持,並须继续增进。第三,希望人民言论行动自爱自重,隨时检点,勿逾范围。 乙、【关於军队整编及统编中共部队为国军之基本方案】由政府代表张治中,中共代表周恩来,顾问马歇尔签字:(1)根据方案决定具体办法,由军事调处执行部执行,限十八个月內完成。(2)最高统帅撤免中共军官,应由共产党代表所提名之军官补缺。(3)

使用陆军镇压国內骚乱,须经由国府委员会之同意。(4)在十二个月內政府军编为九十师,中共军编为十八个师(东北十八个师,內中共三师,西北十五个师,华北三十三个师,內中共十二个师,华中三十个师,內中共三个师,华南十二个师)。(5)在次六个月內政府军编为五十个师,中共军编为十个师(东北十四个师,內中共一个师,西北九个师,华北十八个师,內中共七个师,华中十二个师,內中共二个师,华南六个师)。

(6)各省保安部队以一万五千人为限。(

7)偽军及一切非正规军缴械解散。

丙、国防最高委员会决议开放外匯市场,指定银行买卖外匯,现行官价外匯率废止。

丁、傅斯年发表【中国要和东北共存亡】论文。

戊、共产党之新华日报发表【爱国与排外】社论。

己、昆明、南京、武汉、青岛、太原学生为东北问题示威游行。

庚、瀋阳俄军司令高夫堂答外记者,谓苏俄搬运\工厂机器,係根据美英苏三国协定,但不应为雅尔达或波茨坦协定(3﹐2又否认此谈话)。

辛、苏俄国防部改组,统一陆海空军,史达林任部长兼最高总司令。

壬、美总统杜鲁门令在中国设立军事顾问团,协助中国扩张一现代化之军队。

癸、公教人员待遇重行提高。

2﹐26(一,二五)

甲、长春苏军马林诺夫斯基元帅总部发表声明,苏军大部业自东北撤退,其所以耽误係因中国军队缓慢未到。苏军撤出东北,当在美军撤出中国以前,决不致迟於美军。並指责中外刊物关於苏军故意延期之消息。 乙、美国务卿贝尔纳斯答记者问,否认任何三国协定规定苏联可没收中国东北境內之机器或工厂设备。

又谓倘某方有破坏四强合作行动,实为轻率。

丙、行政院决议褒扬张莘夫。

丁、北平学生三万余人游行,要求苏联立即撤兵,反对东北特殊化。杭州及嘉定(四川)学生亦游行。

戊、浙江大学教授为东北问题发表宣言,要求公布苏联在东北行动,各政党宣布外交方针及对东北问题態度。

己、重庆南岸学生万余人游行请愿,高呼爱国不是排外,媚外就是汉奸。

庚、南京、上海市民十余万游行示威。 辛、英美记者到长春。

壬、山西侯马冲突,调处协议成立。

癸、热河共军进攻平泉,冲突又起。辽寧共军袭新民附近铁路。子、远东委员会在华盛顿开始工作。

2﹐27(一,二六)

甲、宣传部长吴国楨答记者问,政府未协助或组织学生游行,反用各种方法劝阻(日前苏俄新闻广播谓学生游行係政府协助或组织)。並谓外交部就有关苏军撤退问题提出之询问,尚未获答覆。

乙、苏军接收长春【满州电业会社】。 丙、美合眾社记者报告,瀋阳四千五百家工厂仅二十家开工,其他大都遭掠夺焚烧。

丁、美合眾社记者报告,苏军续增四万到旅顺,分派东北各地,並於旅大间建空军基地,苏军有在东北过夏跡象。

戊、俄大使彼得罗夫访外长王世杰。

己、美参议员范登堡主请苏俄在所有事件中说明態度,美对苏应採取较为强硬態度。 庚、济南、郑州学生及民眾游行请愿。

辛、贵阳学生游行。

壬、苏俄主席莫洛托夫与外蒙古总理乔巴山在莫斯科签订友好互助协定,十年为期(继续一九三六年三月十二日之俄蒙互助协定)。另签订经济文化合作协定。

癸、重庆工程师学会等团体追悼张莘夫(輓联中有【讲民主,说自由,欺己欺天共产党;有强权,无公理,当年当日蔡公时】)。子、山东聊城冲突调处停止。丑、热河共军攻占建平。寅、国立女子师范学院以一再罢课,要求迁校,教育部下令解散。卯、重庆电讯职工怠工,要求改善待遇。辰、暹罗访华团到重庆。

2﹐28(一,二七)

甲、(1)外交部长王世杰与法大使梅理靄\签订中法平等新约,法放弃在华特权。(2)中越关係协定,在越华侨应续享歷来享有权利及互惠待遇,海防港予中国货物通运\便利,免纳关税及过境税,一九○三年滇越铁路协定废止,昆明河口,一段所有权移交中国。(3)中国驻越军队换文,中国军队於本年三月三十一日以前撤退。

乙、王世杰发表谈话,希望越南纷爭,获得公允和平解决。

丙、王世杰再向俄大使彼得罗夫催询俄军撤退情形。

丁、美国务卿贝尔纳斯在纽约新闻总会演说,美愿与苏俄继续维持友谊与合作,美国不允利用强迫或压力侵略,及利用政治渗入的托词施行侵略。强国无权擅自驻军於独立国家,亦无权自解放地区取去财产,此种行为违反联合国宪章,美国决卫护此宪章,如需用武力时,亦將予以使用。

戊、视察东北之美记者报告,东北工厂被搬运\一空。

己、延安责国民党谋\推翻政治协商会议决议。

庚、美纽约时报、纽约前锋论坛报评论东北局势,请政府採积极政策。 辛、英国曼哲斯特导报评论东北局势及中国所感受之困难。

壬、北平十万学生对东北问题示威游行,並电苏美英三国领袖。

癸、马歇尔、张治中、周恩来自重庆到北平(周对记者拒答东北问题),绥远主席傅作义亦至。子、去年10﹐30在河北磁县被共军所俘之军长马法五获释,本日与共军太行军区司令刘伯承抵安阳。丑、热河共军攻占朝阳建平间之打虎山。

3﹐1(一,二八) 甲、中国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第二次全体会议开幕,蒋总裁致词,盼团结一致,把握和平建国机会,实施民主宪政,提高人民生活(票选于右任、戴传贤、陈果夫、孙科、陈诚\、何应钦、邹鲁、陈立夫、白崇禧、张道藩为主席团。冯玉祥未出席)。

乙、马歇尔、张治中、周恩来飞张家口及集寧视察,晤共军將领贺龙、萧克,即返北平。

丙、特派邵力子为国民大会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

丁、黄河花园口復堤工程开始。

戊、美国务院宣布曾於三星期前照会苏俄,反对其单独处置东北机器及其它设备,並已抗议旅顺苏俄追击美机。

己、美国照会苏俄,请续商贷款。

庚、美国舆论支持对苏採强硬外交政策。

辛、西安、兰州、镇江学生游行(西安第十八集团军办事处被捣毁)。 壬、张莘夫遗骸运\抵瀋阳。 3﹐2(一,二九)

甲、马歇尔、张治中、周恩来抵济南、徐州,新四军军长陈毅来晤。

乙、开封学生游行。

丙、俄军一部自伊朗北部撤退。

3﹐3(一,三○) 甲、马歇尔、张治中、周恩来抵新乡太原,刘伯承来晤。 乙、共军袭击平泉朝阳间之火车,並破坏太平房附近铁路。

丙、瀋阳俄军司令高夫堂宣布日俘约百万均运\苏联。

丁、湖南省参议会议长赵恒惕及广西主席黄旭初分別在渝报告两省灾情。

3﹐4(二,一)

甲、马歇尔、张治中、周恩来抵归绥转延安,晤毛泽东、朱德,毛朱声明彻底实现协定。解放日报发表【欢迎马歇尔將军】社论。次日各界及中共中央举行欢迎会,毛致词,中共必用全力贯彻三个协定(停战、政治协商、整军)。 乙、蒋主席在二中全会致词,谓政治协商决议须促其实现。

丙、国民党中央委员举行党政革新座谈会(近两月来此类座谈会颇多)。

丁、前新四军军长叶挺在重庆释放。

戊、中国人民爱国护权总会在渝成立。

己、外匯比率改定,美金一元合国幣二千零二十元。

庚、四川靖化县长黎光明为禁烟事被戕。

辛、令自三月十五日起施行提审法。 3﹐5(二,二)

甲、二中全会检討财政、经济,对宋子文、翁文灝多所质询责难(有主罢免翁文灝者)。

乙、王世杰在二中全会报告外交,谓苏联要求东北之日本企业为战利品,我认为係对华赔偿之一部,爭议未决,惟不能作为苏军后撤之理由。

丙、外交部覆美国照会,说明苏联对东北要求越出国际公约及国际习惯一般承认之战利品之范围,並超出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中苏协定之规定,不能表示同意。

丁、美国再照会苏俄,抗议其在东北对日本工业单独处理,並抗议伊朗境內苏军之延不撤退。

戊、美国务卿贝尔纳斯谈,麦克阿瑟元帅有权去东北。

己、英外相贝文在国会说明日本工厂机器之处置,应由有权获取日本赔款各盟国协商解决,並不悉有任何条约和协议畀予该种搬运\之权利。 庚、邱吉尔在美福尔敦演说,警告侵略,黑暗时期迫临,绝勿姑息,希望美英军事合作(演说前由杜鲁门致介绍辞,邱氏並谓中国东北之展望,实令人不安。 雅尔达协定乃由於当时估计对德战爭须至一九四五年秋始可结束,而对日作战估计尚须十八个月之久)。 辛、熊式辉自北平到锦\州(新一军之一师已到东北)。

壬、马歇尔、张治中、周恩来自延安抵汉口。

癸、法军违约强在海防登陆,与我军发生冲突,我军伤亡十余人。

子、重庆邮务员工代表向交通部请愿改善待遇。

丑、中国航空公司员工怠工,班机停航。

寅、上海南京大学教授要求改善待遇。

3﹐6(二,三) 甲、二中全会检討外交报告,情绪激昂,王正廷主废弃中苏友好同盟协定,萧錚主罢免外长王世杰。

乙、外交部正式照会俄大使,询问东北苏军撤退情形。

丙、马歇尔、张治中、周恩来巡行视察停战,督导恢復交通工作完毕,返抵重庆,隨行之调处执行部三委员罗伯森、郑介民、叶剑英返北平。 丁、军事调处执行部令热河共军退至赤峰以西(无效)。

戊、杜鲁门发表声明,维护联合国宪章。

己、美再照会苏联,要求即行撤退伊朗境內驻军。

庚、美国务院声明麦克阿瑟对中国东北境內盟军司令官之行动不负责任。

辛、美英记者自长春到锦\州,合眾社报导东北工业如得美协助,亦需二十年方能恢復。

壬、重庆电讯职工向交通部请愿(已罢工八日) 。

癸、马来吉隆坡华侨与马来人冲突,各有死伤。 子、日本新宪法公布。 丑、法越签订协定,法承认越南为法国联邦中之一自由国家,有政治、军事、财政权,越同意法军入境。

3﹐7(二,四)

甲、二中全会检討孙科之政治协商会议报告,发言热烈,反对【

宪草修改原则】,国民大会权力不应受到约束,有主惩处国民党八代表者。

乙、瀋阳俄军开始北移长春(並未正式通知中国)。

丙、长春军事代表团团长董彦平访苏军参谋\长特洛曾科,商合江、黑龙江接收问题,不得要领。

丁、俄驻美代办访国务卿贝尔纳斯,並交苏联对2﹐9照会之覆文。

戊、英国科学家李约瑟离重庆回国(已在华工作三年)。

己、共军第十八集团军副参谋\长滕代远到重庆。

庚、中共代表团再向政府抗议新华日报被捣毁事。 辛、重庆、贵阳电讯职工復工,中国航空公司工潮平息。 壬、第一方面军司令官卢汉到河內,处理撤兵事宜。

癸、越南北部法军开始登陆,但不携武器。子、纽约邮报刊布该报记者马丁自瀋阳来电,谓东北乃罪恶之乡,充满自相惨杀之仇恨,人民经济已遭惨酷破坏。

3﹐8(二,五)

甲、行政院长宋子文在二中全会讲述安定经济办法(冯玉祥开始出席二中全会)。

乙、美总统杜鲁门召马歇尔返国报告。

丙、魏德迈自重庆返上海。

丁、军事调处执行部淮阴小组到达。

戊、邱吉尔在佛吉尼亚发表演说,重申英美合作主张,措词稍温和。 己、英国约克郡邮报评东北局势,谓苏联不能忽视世界舆论。

3﹐9(二,六)

甲、美国照会苏联,抗议苏军自中国东北迁移机械,处置日本资产应由向日本要求赔偿各盟国协议解决。

乙、瀋阳俄军继续北移,城区数处起火,郊区共军进迫,国军奉令急进。

丙、辽北四平街四郊苏军岗位撤退,共军进袭。

丁、美国各报连日刊载美记者自南满及华北发来电讯报导东北惨状。

戊、英【经济学人】周刊警告苏联勿蹈日本覆辙,並指责雅尔达协定,说明中国民族不可轻侮。

己、美政论家李普曼称英美是否同盟,將视苏联之態度。

庚、哈尔滨中苏友好协会会长,前抗日联军第三路总指挥李兆麟被暗杀。

辛、美驻华军事顾问团正式成立,前美军驻华作战司令马格鲁德少將任团长。

壬、军事三人小组恢復工作,商整军方案实施计画。 癸、驻英大使顾维钧返抵重庆。

3﹐10(二,七)

甲、军事调处执行部公告马歇尔、张治中、周恩来视察结果,延安之行已获中共保证,復员、整军、统编定能依序实施。

乙、热河共军攻建昌(共军集热河,进向东北)



丙、马歇尔、周恩来商东北问题。

丁、魏德迈自上海到重庆晤马歇尔及宋子文(3﹐12回沪)。

戊、新华日报连日抨击国民党二中全会,谓【反动顽固派的猖獗行动必须立时制止】。

己、范文澜就任中共之北方大学校长(设邯郸) 。

3﹐11(二,八)

甲、军事三人小组获致协议,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工作范围扩大至东北地区。

乙、马歇尔离重庆返美商对华经济援助,其在华职务由齐兰代理。

丙、国军开始接收瀋阳兵营、飞机场。

丁、共军再袭辽北四平街。

戊、蒋主席在二中全会演讲,盼对各问题体察国家所处之时代与环境,虚心检討。 己、莫斯科真理报抨击邱吉尔在美演说,谓其煽动新战爭。

庚、美前国务卿赫尔呼吁五强合作,消除猜疑,支持联合国。

3﹐12(二,九)

甲、夜十二时瀋阳俄军撤尽,共军佔领昌图、开原。

乙、二中全会由张群报告商定停止军事冲突经过,张治中报告停止冲突恢復交通视察经过及新疆问题解决方案。 丙、美眾议院通过协助中国建设海军案。

丁、马歇尔到东京与麦克阿瑟及美陆军次长罗耀会谈。

戊、江津白沙学生二千余人到重庆举行爱国游行。

己、法军又犯中圻我军防区。

庚、外蒙古总理乔巴山谈史达林主外蒙保持强大陆军。

3﹐13(二,一○)

甲、国军第二十五师进驻瀋阳,共军袭击南郊,被拒退(仍据浑河南岸)。

乙、军事三人小组续商调处东北问题(美方代表为吉伦)。

丙、马歇尔离东京飞美。

丁、史达林斥责邱吉尔及英美人制造战爭,否认苏联单独控制欧洲。

戊、真理报社论確保苏联安全及拼得之胜利,苏联人民將为国际和平而战,苏军实力必须增强。

己、中国瑞士新约签字。 庚、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全体大会,请政府迅惩汉奸。

辛、中法越北交防协定在重庆签字。

壬、辽北四平街中苏友好协会会长于树中被暗杀。 癸、梁漱溟自北平到延安。

3﹐14(二,一一)

甲、俄军撤出辽北四平街,共军即將该城包围。

並佔领吉林农安(1﹐9由吉林省府接收)。 乙、新华日报发表东北共军领袖周保中谈话,要求整编抗日联军为地方部队,地方民主政权应予承认。

丙、政治协商会议综合小组及宪法审议小组联席会议,改组政府案由王世杰、王若飞、罗隆基、曾琦、王云五、莫德惠协商,並决定取消省宪。

丁、二中全会聆取东北问题报告,並通过改订中央常务委员选举办法。 3﹐15(二,一二)

甲、二中全会通过政治报告决议案:(一)关於政策之革新者:彻底清除官僚主义,简化政治机构。裁併设计局,党政工作考核委员会。行政院各部会署合理调整与划分,駢枝悉裁,冗员必汰。(二)关於政策之力行者:根据保持领土主权完整之原则及维护国际和平条约之决心,谋\中苏真正亲善,切实实行整军建军方案。各县市政府限期民选,即刻规定耕者有其田之实施步骤及办法,清查战时暴利者之财富及不法接收人员之赃产。 乙、马歇尔抵华盛顿,即偕国务卿贝尔纳斯晤杜鲁门。

丙、邱吉尔在纽约讲演,重申美英合作主张,希望美国领导世界。 丁、英首相艾德礼(阿特里)宣布,允畀予印度独立自由,其宪法及地位应自行抉择,惟盼选举后仍属於英联合国之內。

戊、东北共军占领铁岭。

己、瀋阳国军接收浑河南岸之变电所,將共军驱走。

3﹐16(二,一三)

甲、二中全会通过政治协商会议报告决议案,所有协议诸端,竭诚\信守,努力实践,並盼中共切实依照协议,停止暴行,实行民主。军事小组所订【军队整编及统编中共部队为国军之基本方案】,中共务须切实履行,迅速实现停止冲突,恢復交通。依照建国大纲与五权宪法之基本原则,擬订宪法草案。国民大会应为有形之组织,立法院对行政院不应有同意权及不信任权,行政院亦不应有解散立法院之权,省无须制定省宪。

乙、二中全会通过外交报告决议案,今后一切国际问题解决,不应有秘密外交与协定。我国当与美苏英法各盟邦密切合作。中苏必须和平相处,互相信赖,遵守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將东北苏军迅速撤退,交由国民政府派军接防。

丙、二中全会通过:(一)国民政府委员产生办法(由国府主席提请中央执行委员会全体会议或中央常会选任)。(二)国防最高委员会议撤销,恢復中央政治委员会,为本党对於政治最高指导机关。(三)选举本党应出席国民大会代表;选举中央常务委员。

丁、马歇尔在华盛顿招待记者,谓中国正努力和平团结,亟需全世界之合作。美应积极援助中国,不取任何代价,建立中国稳定政府。执行停战协议,已有重大成就,东北局势尚待澄清。中国粮荒严重,需要美国财政援助。

戊、美国务卿贝尔纳斯演说,重申美国政策,时机若到,將运\用陆海军以维护联合国宪章。美不擬与英国或苏联同盟,惟当努力保障所有国家平等公正之待遇。

己、长春以南交通断绝。 庚、东北共军围攻四平街。

辛、山东枣庄煤矿之国军及共军各后撤三十六公里,以便该矿復工生产。

壬、实施军事改编及共军编入国军计画签字。

3﹐17(二,一四)

甲、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局长戴笠自青岛飞抵南京上空,在岱山失事殉职,年五十岁。

乙、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一)边疆问题决议案,扶助边疆民族发展,保障其自治权,並使其参加政治,改组蒙藏委员会为边政部。(二)财政金融经济决议案及经济復员紧急措施案(蒋总裁谓目前经济恐慌现象不足为虑,法幣外匯基金不致动摇,水陆交通短期內可逐渐加强,种种不安现象即可好转)。 丙、二中全会闭幕,蒋总裁致词,申明对內对外均需和平。半年来政府一切措施均依此政策而行,以达和平统一之目的。希望中共於议定方案,忠实履行。

丁、二中全会发表宣言,谓和平建国为全党全国努力目標,並列举六事:一、安定社会恢復秩序;二、如期召开国民大会,还政於民;三、贯彻政治协商会议决议,坚持五权宪法;四、贯彻军队国家化;五、改善民生,治標解除民困,治本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六、保持国家主权,巩固世界和平。並勉全党同志自反自强负起今后艰鉅责任。 戊、二中全会选举中央常务委员三十六人(于右任、孙科、戴传贤、居正、陈果夫、陈诚\、白崇禧、邹鲁、何应钦、梁寒操、宋庆龄、陈立夫、吴铁城、朱家驊、贺衷寒、谷正纲、张道藩、张治中、张厉生、李文范、宋子文、段锡朋、刘健群、丁惟汾、潘公展、朱霽青、萧同兹、赖璉、陈布雷、田崑山、萧錚、白云梯、王启江、麦斯武德、邓文仪、柳克述)。又选举出席国民大会代表(均昨选举,今日揭晓)。

己、中共中央发言人谈话,政治协商会议决议案不容国民党改变,宪法原则决议尤须完全实现。

庚、中共抨击政府军围攻新四军第五师李先念部於豫鄂边区。

辛、共军占领四平街,辽北省府主席刘翰东失自由。

壬、合江、黑龙江两省接收人员自哈尔滨返回长春(两省均为东北抗日联军,改称人民自卫军之李延禄等所占领)。

癸、魏德迈自上海到北平。

3﹐18(二,一五)

甲、中共代表周恩来、秦邦宪,招待记者,抨击国民党二中全会,谓其决议案违反政治协商会议,中共参政员是否出席参政会尚在考虑。

乙、莫斯科广播抨击国民党二中全会,谓反动份子气燄囂张,反对中苏友好条约,及政治协商决议,並受外国支持,作反苏运\动。 丙、长春俄军总部参谋\长特洛曾科答覆中国军事代表团长董彦平,长春以南已无俄军。並抗议长春旅顺间铁路行车发生阻碍(董答以此由於非法部队之破坏)

。对於中国利用大连运\输救济物资,特氏谓无权决定。

丁、蒋宋美龄组织东北救济会。

戊、重庆中央工业学校请愿迁回南京,强占教育部。

己、民国二十四年十一月刺汪兆铭案由贵州法院判决,凶犯余立奎、贺坡光各处徒刑。

庚、法军接防河內。

3﹐19(二,一六) 甲、中央党部秘书长吴铁城驳斥共产党代表周恩来昨日谈话,否认二中全会动摇政治协商会议决议案,政府不仅將实行决议,且盼望中共遵守,並谓中共宣传攻势之后,或將有新行动发生。

乙、军事委员会发言人谈话,政府曾协助豫鄂边区共军李先念部购粮,热河共军萧克並未遵限撤出建平,驳斥新华日报报导。 丙、长春俄军总部口头通知市政府,准备接收。 丁、军事委员会发言人称,中国长春铁路遭受破坏,由於瀋阳俄军撤退至长春事先未通知我方,更未预洽接防手续,不及派兵警卫,我不能负责。

戊、延安解放日报抨击国民党二中全会。 己、中共代表与政府代表会谈政治协商会议决议案实施问题。

庚、魏德迈自北平到天津(明日飞朝鲜)。

辛、史达林被推为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书记,內阁总理,军事部长。 壬、中美棉花贷款合同签字,总额三千三百万元。

3﹐20(二,一七)

甲、长春中国军事代表团照会俄方,准备利用中长铁路运\输军队北来接防。俄方原则同意,惟谓四平街鼠疫流行,车辆不能开过,並责我方破坏桥樑,扣留机车,虐迫职工,目前不能使用该路。

乙、宣传部长吴国楨答外国记者,俄军撤退,我未获通知。

丙、第四届国民参政会第二次大会开幕,蒋主席致词,说明政府今后工作,对內恢復秩序,稳定经济,开始经济建设;整编军队,统一军令政令;召开国民大会,实施宪政;对外力求国家领土主权行政完整,履行与各盟邦所订条约,拥护联合国宪章。 丁、马歇尔提出美国对华信用贷款建议。 戊、地质学家葛利普在北平病卒,年七十五岁。

3﹐21(二,一八)

甲、长春俄军开始撤退。

乙、王世杰再度照会俄大使彼得罗夫,询问东北撤兵情形。

丙、中长铁路理事刘哲与苏方商谈该路运\输国军问题。

丁、新任东北保安副司令长官代行长官职务郑洞国及副长官梁华盛到锦\州(杜聿明病)。

戊、周恩来自重庆飞延安,谓国民党二中全会决议违反政协决定。

己、中共代表团发表谈话,驳斥3﹐19吴铁城之谈话。

庚、延安新华社抨击国民党谋\利用参政会推翻政治协商会议议案。

辛、魏德迈自朝鲜飞抵上海。

壬、英国宣布解散流亡波军,藉以消除英苏误解。

3﹐22(二,一九)

甲、宋子文院长在参政会作政治报告,参政员质询热烈。

乙、俄大使彼得罗夫照覆外交部,谓东北俄军已在陆续撤退中,准於四月底完全撤退。

丙、国军自瀋阳进驻抚顺,与共军林彪激战,南路进至辽阳。

丁、共军围攻齐齐哈尔。 戊、军事调处执行部公报大同区调处协议成立。

己、军事调处执行部发布第六号命令,彻底停止军事冲突,严令双方部队恢復一月十三日下午十二时以前之所在位置。

庚、杜鲁门宣布原子弹试验展至七月一日实行(原定五月十五日)。

辛、史达林答美记者,谓联合国组织为保障世界和平与国际安全之重要工具,惟须保持国际平等原则,確信各国均反对新战爭。

3﹐23(二,二○)

甲、参政会聆取政治协商会议及整编军队报告,抨击颇烈。

乙、长春俄空军增加。

丙、杜鲁门演说,觅取各国友谊,竭力巩固联合国基础。

丁、纽约各报著论欢迎史达林昨日谈话,谓使国际局势明朗,有裨安全理事会进行。

戊、澳使高伯兰呈递国书。

己、重庆第三兵工厂发生工潮,死伤数人。

3﹐24(二,二一) 甲、参政会通过迅速救济各地粮荒案,遇灾省分免购军粮。

乙、东北国军进抵铁岭。 丙、英內阁印度访问团劳伦斯(印度事务部大臣)、克利浦斯( 贸易部大臣)、亚歷山大(海军部大臣)到新德里。

3﹐25(二,二二)

甲、蒋主席讲中国经济根本上无危机。

乙、财政部长俞鸿钧在参政会报告去年收入三千三百五十亿,支出一万二千九百亿。

丙、参政会通过电请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加配我国粮食以救灾黎案。

丁、周恩来自延安返抵重庆,即晤马歇尔之助理齐兰。

戊、政治协商会议综合小组商国府委员选任手续问题。

己、陇海铁路徐海段修復(共党要求管理权,未能通车)。

庚、王世杰再向俄大使彼得罗夫说明我对东北经济合作问题立场。 辛、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在纽约开幕,中国代表郭泰祺主席。 壬、伊犁哈萨克代表飞迪化。 3﹐26(二,二三)

甲、政府將应保留之九十师及最初两月復员单位顺序表册送交军事小组(中共未遵办)。

乙、新华日报抨詆国军在东北接收行动。

丙、国府明令国民大会代表定於四月二十五日起到南京报到。

丁、行政院决议以沈鸿烈继黄绍竑为浙江省府主席,王陵基继曹浩森为江西省府主席。

戊、美国水利工程专家萨凡奇二次到重庆(即出川视察)。

己、任命辛树帜为兰州大学校长。

庚、调整公教人员待遇,重庆增百分之五十,其他各地百分之百。

辛、辽北省府主席刘翰东离四平街到长春。

壬、安全理事会否决苏联撤去议程上之苏伊爭端问题之要求。

癸、联合国参谋\团会议在纽约举行,商震为主席。

3﹐27(二,二四)

甲、军事三人小组协议,由军事调处执行部派遣四个小组前往东北工作。

乙、俄大使彼得罗夫照会外交部,正式要求中苏共同经营东北工业及民航事业,设立合股公司。

丙、王世杰照会彼得罗夫,请对我接防军队予以便利与协助(4﹐3俄使覆允)。

丁、宣传部长吴国楨答外记者,我同意苏军於四月底以前自东北撤尽。

戊、安全理事会否决苏俄所提延至四月十日討论伊朗案件之建议,俄代表葛罗米柯即退出会场。

3﹐28(二,二五)

甲、特派张治中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西北行营主任。

乙、辽寧省政府自锦\州移至瀋阳。

丙、政治协商会议综合小组討论政府改组问题,仍未协。 丁、魏德迈自上海到重庆。

戊、开滦煤矿工人罢工。

3﹐29(二,二六)

甲、参政会检討接收敌偽物资及产业问题,痛责接收情形混乱,接收人员贪污。建议政府组织接收及处理敌偽资产委员会,查明究办舞弊情形。 乙、任命张治中为新疆省政府主席(继吴忠信)

。 丙、张治中自重庆经西安到兰州。

丁、军事调处执行部执行处长白鲁德自北平飞抵瀋阳。

戊、第三届青年节,蒋主席发表告青年书,共同建设民主和平富强国家。

己、美政府赠蒋委员长以特等功绩勋章。 庚、莫斯科广播再指斥中国学生之游行示威为反动派挑拨之反苏勾当。

3﹐30(二,二七)

甲、政治协商会议综合小组商討改组政府问题。

中共代表团发表声明,鉴於政府四项诺言迄未切实履行,二中全会所造成违反政协决议之混淆情形尚未澄清,宪草修改之爭议未决,国大代表名额总数政府又提修改之议,中共应有国府委员及行政院政务委员名额,政府尚未作最后之肯定,中共目前实无提出国府委员名单之可能。 乙、军事调处执行部派往东北之四执行小组自北平飞抵瀋阳。 丙、长春苏军坦克车在伊通河全安桥轧毙行人六人,落水三人。

丁、越南北部中法军换防竣事。

3﹐31(二,二八)

甲、参政会决议,请政府对东北採有效措施以保国权而维民命。

乙、中共抗议美船再运\政府军至东北。

丙、军事三人小组之代表团自重庆到广州,处理东江共军问题。

丁、魏德迈自渝返沪。

4﹐1(二,二九)

甲、蒋主席在参政会报告政府致力和平统一措施:(一)东北问题,確信必获苏联和平合作,主权行政必须完整,所谓中共之【民主联军】、【民选政府】,决不承认,接收未完成前,无內政问题可言,希望中共部队接受统编。(二)训政约法问题,政治协商会议並非制宪,约法为国家根本大法,在宪法未颁以前,不能废止。扩充国府组织在集中力量,贏得和平,並非推翻国民政府基础。

乙、政治协商会议综合小组及宪草审议小组开会,国民大会组织及职权获得协议。关於省自治法问题中共代表与青年党代表发生冲突,青年党代表退席。

丙、中苏协议东北各地撤兵程序日期。

丁、战斗机八架在延安上空盘旋。

戊、长春西郊共军进攻,通宵有战事。

己、河北共军进攻顺义。

庚、中国战区美军总部宣布停止活动。

辛、马歇尔在参议院外交委员会报告使华经过。

4﹐2(三,一)

甲、参政会通过对政治协商会议报告决议文,及组织收復区调查团案(即闭幕)。

乙、军委会发言人驳斥今日新华日报所载延安新闻,谓国军开入东北,未违反任何规定,中共显係企图阻止接收东北主权。

丙、国军第七十一军、第六军进入营口、鞍山、海城、沙河。

丁、鲁境共军坚持自掌铁道管理权,修路工程停顿。

戊、广东东江中共部队问题解决原则获得协议(共军二千余人运\往山东烟台)。 己、香港政府停修屏山机场。 庚、台湾国语推行委员会成立。 4﹐3(三,二)

甲、长春中俄会谈,確定各地俄军撤退日期:长春本月十五日撤完,哈尔滨二十五日,吉林市十六日,齐齐哈尔二十七日,牡丹江二十九日,北安、佳木斯、勃利十日前撤完(董彦平曾请留至政府军开到)。

乙、中共云泽所领导之【內蒙自治运\动委员会】

(去年十一月成立於张家口)与东蒙自治政府主席博彦满都在承德会议,合组为【內蒙古自治运\动联合委员会】。

丙、东北国军进至牛庄及昌图附近,本溪湖方面激战。

丁、共军再袭长春。

戊、长春电,东北铁路被俄军拆除一千九百公里。

己、冀东共军攻唐山。 庚、军事三人会议举行,陈诚\继任政府代表。 辛、北平中共人员三十九人被捕。 4﹐4(三,三) 甲、周恩来发表谈话,指责国民党破坏政治协商会议决议案,破坏停止冲突、恢復交通、及整编统编三协定,扩大东北冲突,停战协定及政治协商会议一切决议应適用於东北。在以上问题未澄清前,中共不参加政府,並盼盟邦慎重考虑对华援助。

乙、共军进入哈尔滨。

丙、新一军进驻昌图及法库,沿途遭共军攻击。

丁、调处执行部白鲁德少將飞辽北东丰,晤中共军司令林彪、政治委员彭真。

戊、王世杰告俄大使彼得罗夫,中俄经济合作问题,须待东北接收之后,再作最后决定。 己、西北行营主任兼新疆省府主席张治中到迪化。 庚、津浦路徐兗段以谈判不协,停修。

辛、魏德迈离上海返美。

4﹐5(三,四) 甲、熊式辉及范汉杰(第一战区参谋\长)自锦\州到瀋阳。

乙、张治中在迪化开始与伊寧代表商改编军队及改组省政府问题。

丙、中共代表向政府抗议北平中共人员被捕事件(本日释放)。

丁、青年党声明出席政协综合小组。

戊、苏俄伊朗签订撤兵协定。

己、对日管制委员会在东京开幕。

庚、苏州高等法院公开审判陈公博。

辛、驻俄大使傅秉常离渝返任。

4﹐6(三,五)

甲、延安【解放日报】发表【驳蒋介石】之社论,就东北问题及约法问题攻击蒋主席4﹐1之讲演,讥詆谩骂,谓丧失东北有罪,收復东北无功,通敌卖国(全文五千余言,4﹐8重庆新华日报转载)。

乙、东北俄军总司令马林诺夫斯基自长春到哈尔滨。

丙、代理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郑洞国抵瀋阳,长官部亦自锦\州移瀋。

丁、第七十一军自营口进驻大石桥。

戊、美总统杜鲁门陆军节演说,决维持强大武力,保障世界和平,协助远东各国经济復兴与发展,支持中国民主自由之政府。

己、前荆宜镇守使,偽汉口市长石星川判处死刑。 4﹐7(三,六)

甲、长春举行欢送俄军大会。

乙、东北共军林彪之参谋\长伍修权在瀋阳谈话,谓东北民主自卫军(周保中)、自治军(吕正操)、新四军共三十万人,停战命令迄未接到,不知国军接防。

丙、共军攻击兴寧临榆段之北辽铁路,凉水河桥被炸,列车倾覆,死伤乘客二三百人。 丁、济南执行小组成立协议,双方同意和字六号命令。

戊、中国民主运\动协会在渝成立(孔庚、蒋作均等主之)。

己、国际联盟末次会议开幕。

4﹐8(三,七)

甲、中共中央委员王若飞、秦邦宪及叶挺夫妇、邓发、黄齐生等自重庆飞延安,在山西兴县墮机丧命。 乙、三人军事小组第七次会议,商东北问题(政府代表为陈诚\)。 丙、新一军进至四平街附近遭共军猛攻,颇有损失。

丁、东北执行小组到达冲突地区。

戊、石家庄执行小组在邯郸与共军冀鲁豫军区司令刘伯承商修路,未成。

己、豫鄂边区执行小组到宣化店,共军中原区司令员李先念要求將所部新四军第五师移驻苏北。

庚、整军表册中共未送交三人军事小组(政府方面已送交)。 辛、曾任偽立法院副院长、新民会副会长繆斌被江苏高等法院判处死刑。

4﹐9(三,八)

甲、蒋主席自重庆到贵阳(蒋经国隨行)。

乙、重庆大公报、世界日报、和平日报等斥责昨日新华日报转载之【驳蒋介石】。 丙、行政院通过调湖北省府主席王东原代吴奇伟为湖南主席,以万耀煌为湖北主席。

丁、南开大学改为国立,仍以张伯苓为校长。

戊、政协综合小组会议,对东北问题交换意见。

己、国军第二十五师及第十四师与共军激战於本溪湖失利,伤亡二千余人。

庚、共军攻占吉林九台及辽寧绥中,四平街辽阳附近激战。

辛、军事三人会议开会,三方决派代表赴东北,监督调处工作。

壬、军事代表团长董彦平率团员自长春移驻哈尔滨。

癸、中央大学教授会发表宣言,要求提高待遇。 子、苏代表葛罗米柯復出席安全理事会。 4﹐10(三,九) 甲、民主同盟代表邀政府及中共代表商东北问题,政府坚持接收主权,中共主张协商接收办法。 乙、孙科在立法院报告,自中共机关报发表【驳蒋介石】一文后,国共合作希望几已消失。

丙、军事三人会议三方代表秦德纯(政府)、陈士渠(中共)、吉伦齐兰(美)自重庆抵北平。

丁、全疆警备总司令部成立,陶峙岳任总司令。

戊、日本举行普选。

4﹐11(三,一○)

甲、蒋主席在贵阳检阅青年军,並到修文阳明洞。

乙、军事代表团长董彦平与俄军参谋\长特洛曾科谈各主要城市治安问题,及引渡溥仪问题。

丙、东北执行小组到本溪湖,晤共军司令张学诗。

丁、东北共军猛攻热河北票、古山、热水等地。

戊、马歇尔与美总统杜鲁门国务卿贝尔纳斯会谈中国问题。

己、美参议院海军委员会授权总统以海军船舰二百七十一艘拨予中国。

4﹐12(三,一一) 甲、前南京偽政府代理主席陈公博经江苏高等法院判处死刑。 乙、蒋主席自贵阳返抵重庆。

丙、马歇尔离华盛顿来中国。

丁、参政会驻会委员会通过政治视察团组织办法。

戊、罗斯福逝世周年,杜鲁门播讲,重申致力维护国际合作原则,美国各报对杜鲁门譭誉不一。

4﹐13(三,一二)

甲、王世杰与俄大使彼得罗夫谈东北经济合作问题,不协。

乙、熊式辉谈,对俄军撤退期限,並无修改之意。

丙、共军大队集中四平街南,阻国军北进。

丁、军事委员会发布青年军復员命令。

戊、萨凡奇自重庆到汉口,沿江勘察水力。

4﹐14(三,一三) 甲、长春俄军尽撤,新任防守司令陈家珍宣布戒严,共军周保中部三万人立即向飞机场等地进攻。 乙、三人军事小组之代表秦德纯(政府)、陈士渠(中共)、齐兰(美)及北平执行部三委员郑介民、罗瑞卿、罗伯森,自北平抵瀋阳(瀋阳小组政府代表赵家驤,中共饶漱石,美西陶德兰)。

丙、新华日报转载解放日报社论【东北应无条件停战】,再抨击蒋主席。

4﹐15(三,一四) 甲、蒋主席约请政治协商会议综合小组会员茶会,盼国民大会如期举行,政府早日改组,並指定邵力子、张群、张厉生与各党洽商,希於本月二十日前各党將人选提出。

乙、共军猛攻长春,占领机场,进入市区。

丙、沿长春铁路北上之新一军进驻四平街附近,击败林彪部。

丁、共军攻辽寧绥中,被国军击退。

戊、西康天全荣经人民武装反抗剷烟,与军队激战,双方伤亡均大(保安司令张禄实被杀)。

己、伊朗向安全理事会撤销其对苏俄控诉案。

庚、法国参谋\总长佘安率领之访华团到重庆。

4﹐16(三,一五)

甲、国军第八十七师自法库前进,至八面城被阻。

乙、军事三人小组代表秦德纯等自瀋阳飞返北平(派往昌图、本溪湖之小组,均无结果)。

丙、济南执行小组在青岛会议停止冲突,恢復交通,无结果。

丁、政府代表张群、邵力子、张厉生与中共代表商国民大会及改组政府问题,中共坚持各问题应一道解决。

戊、宋子文自上海返重庆。

己、美总统杜鲁门演说,决尽力助中国復兴。 4﹐17(三,一六)

甲、马歇尔经东京抵北平。 乙、大公报发表【可耻的长春之战】社评。

丙、蒋主席接见法国特使加盎。

4﹐18(三,一七) 甲、共军周保中攻占长春。 乙、马歇尔自北平抵重庆,即与蒋主席晤谈。 丙、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自北平抵瀋阳,销假视事,发表谈话,声明完整接收东北主权。

丁、张澜、沈钧儒、郭沫若等函美国国会爭取和平委员会,指责美舰运\送国军前赴东北,反对援华贷款。

4﹐19(三,一八)

甲、马歇尔与宋子文会谈。

乙、哈尔滨接收人员以俄军將撤,共军进入,大部撤回瀋阳。

丙、中国舰队八艘自古巴抵巴拿马运\河回国。

丁、前台湾总督安藤利吉在狱自杀。 4﹐20(三,一九)

甲、新华日报发表【庆长春】之社论。 乙、进攻保定近郊之共军(已三日)攻势已挫,涿州战事仍烈。

丙、四平街继续激战。

丁、国民政府公布国民代表大会各省及各职业代表名单。

戊、莫德惠自贵州桐梓(访晤张学良)回抵重庆。

4﹐21(三,二○)

甲、中共代表团发表声明,指责政府四项诺言迄未切实履行;国民党二中全会所造成违反政协决议之混淆情形,未加澄清,且更坚持训政约法,一党统治,动摇宪草原则,回到五五宪草之总统独裁制;在国府委员及行政院政务委员中,中共提议名额(国府十名,行政院四名)始终未获政府同意;否决权问题亦发生动摇;国大代表名额,政府又擬增加;加以东北內战之严重状態,有牵入关內之势。只有上述各问题得到全部解决后,中共方能考虑参加国民政府与行政院人选及提交国民大会之名单(即函告政府代表)。

乙、北平中央公园因开会发生斗殴。 丙、河內中法军一度冲突。

4﹐22(三,二一)

甲、马歇尔与周恩来晤谈,並接见新自瀋阳回重庆之俞大维,即往访蒋主席。

乙、政府代表函復中共代表,促即提国大代表名单。

丙、国军进驻八面城,向四平街包围。

丁、四川大学教授为要求改善待遇,停教三日。

戊、曾任偽行政院副院长、外交部长、广东省长之褚民谊判处死刑,汪兆铭之妻陈璧君判处无期徒刑。

己、日幣原內阁辞职。

4﹐23(三,二二)

甲、马歇尔再与周恩来晤谈,並謁蒋主席(和平有望)。周称中共不单方面偏於苏联,而愿为美苏两国之桥樑,同时中共並不欲独占东北,但不欲东北为国民党反共反苏之根据地。

乙、周恩来函覆张群等,希望对中共所提意见作具体有效回答。

丙、共军狙击进向长春之新编第一军於公主岭。

丁、设置重庆行营,以何应钦为主任,暂由张群兼代。

戊、宋子文自重庆到南京,行政院正式在京办公。 己、鲁南共军进犯丰县(4﹐25被击退)。

庚、河南黄汎区共军(魏凤楼、毛春霖等)被迫走江苏萧县。

辛、安全理事会否决苏俄要求將伊朗案撤出议程。 壬、夏丏尊卒於上海,年六十三。

4﹐24(三,二三)

甲、蒋主席举行茶会,招待政治协商会议综合小组各代表,商国民大会问题,决定延期举行,即由国府明令发表(原定五月五日)。

乙、张群、邵力子等覆周恩来,扩大政府组织及宪草等问题,已有解决途径可循,盼开诚\布公,使政协一切协议皆得早日实现。

丙、马歇尔与蒋主席续商。

丁、民主同盟、青年党、无党派代表会商调停东北问题。

戊、莫斯科广播抨击国民党二中全会,斥责重庆反动派破坏各项协议。

己、重庆各界举行庆祝国府、恭送蒋主席胜利还都大会。

庚、东北生产管理局在瀋阳成立。

4﹐25(三,二四) 甲、俄军撤离哈尔滨,东北军事代表团长董彦平,松江省主席关吉玉,嫩江省主席彭济群,哈尔滨市长杨绰庵隨俄军自哈尔滨退往俄境。

乙、马歇尔邀晤民主同盟代表,商东北问题,並謁蒋主席。第三方面政协代表继续会商。

丙、蒋主席自重庆到成都。 丁、重庆各中央机关停止办公,党政军留渝联合办事处成立,朱绍良为主任。

戊、美英俄法外长会议在巴黎开始。

己、法国访华团离南京飞河內。 庚、上海棉纱面粉实业家荣德生被绑。

4﹐26(三,二五)

甲、共军占哈尔滨及齐齐哈尔。

乙、各方代表续在重庆商东北问题。 丙、美代理国务卿艾契逊谈,不满苏俄对搬走东北机器抗议之覆文。 4﹐27(三,二六)

甲、马歇尔接见民主同盟代表张君勱、罗隆基,並与中共代表周恩来会商三小时(马主共军交还长春,由中央接防,再谈其他问题)。 乙、蒋主席在成都宴四川耆宿绅学等领袖告別,强调四川建设。

丙、齐兰自重庆到南京。

丁、孙科在上海谈时局问题焦点在东北冲突。

戊、派冯玉祥赴美国考察水利。 己、派刘鍇为出席联合国战罪审查会远东及太平洋分会代表(代王宠惠)。

4﹐28(三,二七)

甲、蒋主席自成都回抵重庆,马歇尔往謁,商东北问题,先接收长春,再商其他。

乙、山海关外榆锦\间铁路又为共军所毁。

丙、鄂东黄安黄陂间有冲突(共军为新四军第五师李先念部)。 4﹐29(三,二八)

甲、周恩来晤马歇尔,谈东北问题,主先停战,再行协商。 乙、张作相、王树常自北平到瀋阳。

丙、东北国军第五十二军、新六军进击本溪之共军曾克林张学诗。

丁、进攻南通小海镇之共军被击退。

4﹐30(三,二九)

甲、蒋主席离重庆到西安。

乙、马歇尔离重庆,到南京。

丙、周恩来招待记者,报告东北问题商谈经过,说明中共主张政治上必须民主,不容一党独霸包办,外交上应求国际合作,不可反苏排美,指责政府不肯停战。

丁、保定附近发生冲突。

戊、共军袭杨村,平津交通被阻。 己、美国賑灾特使前总统胡佛到上海。 庚、中国战区美军总司令部结束,改组为驻华美军总司令部。齐兰及马格鲁德任正副司令。 辛、西班牙佛郎哥曾与希特勒於一九四三年二月十二日缔盟证实。

5﹐1(四,一)

甲、国民政府颁布还都南京令。

乙、西安行辕发言人谈话,关於东北问题政府未接获任何提议。

丙、周恩来访军令部长徐永昌,请制止鄂北之军事行动。

丁、美前总统胡佛在上海与各方商討粮食分配及救济问题。 戊、台湾省参议会成立。

5﹐2(四,二) 甲、蒋主席自西安飞抵汉口。

乙、胡佛在上海谈中国灾荒,本年七至九月每月將有二十万吨食粮分配中国各地。

丙、四国外长会议为义大利问题陷於僵局。

5﹐3(四,三) 甲、蒋主席自汉口抵南京。

乙、国民政府文官长吴鼎昌奉国璽还都。 丙、国军进驻本溪,击败共军张学诗曾克林部。

丁、胡佛到南京,晤蒋主席。即回上海。

戊、美第七舰队司令柯克上將及穆雷上將到南京。

己、中共代表周恩来等自重庆到南京。

庚、美总统私人代表哈里逊到北平视察(5﹐6赴武汉)。

辛、试航长江之美国登陆艇到重庆。

5﹐4(四,四)

甲、共军大举破坏山海关外铁路。 乙、马歇尔分晤政府代表徐永昌、中共代表周恩来。

丙、麦克阿瑟元帅禁止日本自由党领袖鳩山一郎组阁,明白指出其为侵华罪魁。

丁、美前总统胡佛离上海赴东京。

戊、美参谋\总长艾森豪到马尼剌视察。 己、中共中央发出【关於土地问题的指示】,由减租减息,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

5﹐5(四,五) 甲、国民政府在南京举行还都典礼,蒋主席向全国广播,一心一德,实事求是。

乙、徐永昌、周恩来及执行部执行组长白鲁德到汉口,视察调处鄂北问题。

丙、行政院规定陈纳德空运\大队任务。

5﹐6(四,六)俄大使馆武官罗申邀晤蒋经国,申述史达林邀请蒋主席访俄之意。

5﹐7(四,七)

甲、蒋主席招待国民大会代表。

乙、莫斯科电重庆俄武官罗申,促蒋主席访俄。

丙、白崇禧顾祝同等到青岛。

丁、行政院决议以李铁錚为驻暹罗大使。

戊、英首相阿特里宣布將完全撤退驻埃及之英军。

5﹐8(四,八)

甲、中共代表周恩来,美方代表白鲁德,武汉行营副参谋\长王天鸣自汉口抵中共中原军区司令部所在地宣化店。

乙、美总统私人代表哈里逊自汉口抵开封。

5﹐9(四,九)

甲、美参谋\总长艾森豪到南京,蒋主席午宴招待,马歇尔等作陪,当日赴上海。 乙、中国驻日代表团成立。

丙、前偽政府工商部长、內政部长、浙江主席梅思平判死刑。

5﹐10(四,一○)

甲、瀋阳举行绥靖会议。

乙、军事三人代表徐永昌、周恩来、白鲁德在汉口成立协议(关於豫鄂皖区停战问题),即返南京。

丙、共军攻占津浦线北段之砖河站。

丁、艾森豪自上海飞抵东京。

5﹐11(四,一一)

甲、调处整军处在北平开始办公。

乙、蒋主席招待全国商联会代表。

丙、张治中向伊寧代表提出最后方案(伊方等又提新要求)。

丁、偽【满洲国】驻德公使吕宜文由昆明高等法院判处死刑。

5﹐12(四,一二)马歇尔謁蒋主席,並与俞大维长谈。 5﹐13(四,一三)

甲、马歇尔与周恩来长谈,建议共军退出长春,由军调部在该地设一先头组织(周允转延安,惟要求在东北保有五个师)。

乙、山海关外前所高岭间共军与国军激战,铁甲车中地雷。

丙、热河古城及平泉以北激战。

丁、国军收復津浦线北段之砖河车站(明日又为共军攻占)。 戊、共军三师自山西开抵保定附近。

己、金价上涨,每两突破二十万元。

5﹐14(四,一四)

甲、周恩来再晤马歇尔,拒绝中共退出长春之议,並提出修正整军方案。

乙、行政院决议:(一)以吴国楨继钱大钧为上海市长,(二)以钱昌照继翁文灝为资源委员会主任委员,(三)以何炳松为英士大学校长,李寿雍为暨南大学校长,茅以昇为北洋大学校长。 丙、最高法院覆判陈公博、繆斌处死刑。

丁、美太平洋舰队陆战队总司令盖格自珍珠港到天津,晤骆基中將。 5﹐15(四,一五)

甲、国防最高委员会决议,以王云五代翁文灝为经济部长,俞大维代俞飞鹏为交通部长,白崇禧为国防部长,陈诚\代何应钦为参谋\总长。

乙、中央常会决议调整中央党部组织,专任工作人员以五百人为度,並以彭学沛继吴国楨为宣传部长。

丙、马歇尔自京抵上海(明日返京)。

丁、共军袭击天津附近之南仓北仓。

戊、热河共军攻占北票。

5﹐16(四,一六) 甲、东北国军开始对四平街总攻(双方兵力达十五万人)。

乙、山东共军大举进攻济南。

丙、调处执行部签订协定,保障各地小组安全自由,调处程序由美方先行擬定,双方不得提供虚假情报。

丁、白崇禧到北平。

戊、杜鲁门否认马歇尔任务失败。 己、中美在沪商定將美国在太平洋各岛屿剩余物资售与中国(计一千五百万美元)。

庚、南京试行警员警管区制度。

辛、上海发现警察局之【特种户口调查表】。 壬、四国外长会议同意休会,延至六月十五日在巴黎重开。

癸、日本吉田茂组阁。

5﹐17(四,一七)

甲、热河共军大举进攻平泉北票间之国军防线。 乙、四平街战事激烈,国军占西丰,进攻梨树太平岭,师长赵琛受伤。

丙、白崇禧到瀋阳视察。

丁、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工作棘手,美代表罗伯森,政府代表郑介民飞南京向马歇尔请示。

戊、马歇尔与中共代表周恩来晤谈。

己、共军攻占济南附近之明水、龙山车站。

庚、外交部覆美政府,赞同订立中美苏英四国公约,防止日本重整军备之提议。

辛、王芃生病卒。

5﹐18(四,一八)

甲、北寧线锦\榆段国军收復前所。

乙、国军收復热河北票,共军进攻朝阳、凌源、平泉。

丙、共军进攻天津附近。

丁、国军击退进攻津浦线北段共军,马厂唐官屯间铁道被毁。 戊、美太平洋海军陆战队总司令盖格自天津到青岛。

己、艾森豪视察太平洋竣事,离檀香山回国。

5﹐19(四,一九)

甲、国军(新一军、新六军、第七十一军)收復四平街,【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林彪溃退。 乙、北寧线锦\榆段国军会师高岭。

丙、共军三路(东、南、西)围攻济南,占领龙山镇明水镇。

丁、保定附近之共军被击败,退满城。

戊、行政院派翁文灝为石油公司董事长(资源委员会昨日设立中国石油有限公司)。

5﹐20(四,二○) 甲、白崇禧、杜聿明自瀋阳赴四平街视察。 乙、河北共军攻占天津附近之安次县及石家庄南之元氏。

丙、民主同盟电蒋主席及毛泽东,吁请即刻停战:(1)中共军队退出长春,(2)中央不再进兵长春,(3)东北政务委员会驻长春主持政务,委员人选由各方协商。

丁、马歇尔总部发布声明,尽力设法使东北战事不致延及华北,並盼双方停止怨恨与猜忌之宣传。

戊、美国务卿贝尔纳斯广播,决为和平採取攻势。外长会议未能获得协议之原因,大半由於苏俄的固执。

己、中丹签订取消丹麦在华治外法权协定。 庚、上海市政府召开粮食会议,宣布紧急措置办法(米价达每石八万元)。

辛、各地金价每两突破二十万元。

壬、台幣开始发行。

5﹐21(四,二一) 甲、国军自四平街进驻公主岭。

乙、马歇尔周恩来会谈。

丙、邵力子宴中共代表,交换意见。

丁、行政院决议改导淮委员会、黄河、长江、华北水利委员会为淮河、黄河、长江、白河、珠江水利工程局。

戊、偽立法院副院长、考试院副院长繆斌在苏州枪决。

己、去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自重庆私带旅客勒索鉅款之【威寧】砲舰舰长李孟元等枪决。

庚、伊朗政府宣布苏军已自亚塞尔拜然省撤退。

辛、美共和党参议员演说,美决不牺牲其原则与苏俄妥协。 5﹐22(四,二二) 甲、白崇禧离瀋阳飞北平转南京(白主乘胜大举追击)。 乙、张群在上海见民主同盟及青年党代表。 丙、马歇尔再与周恩来会谈。

丁、重庆新华日报发表【光荣的四平街保卫战】

社论。

戊、政府、中共及联合国救济善后总署商定迁移黄河旧道居民办法。

己、广西湖南灾情惨重,灾民日有饿毙。

5﹐23(四,二三)

甲、国军收復长春及辽源、怀德。 乙、蒋主席偕夫人及白崇禧、张嘉璈自南京到瀋阳(蒋离南京,使马歇尔之调解进行困难)。 丙、毛泽东电復民主同盟,赞成其解决东北问题建议。 丁、周恩来续访马歇尔,谈恢復交通,撤出长春,及执行小组美方代表之最后决定权。

戊、俄大使彼得罗夫答覆外交部5﹐4照会,谓俄军已於五月三日全部完成自满洲之撤退。 5﹐24(四,二四)

甲、蒋主席自瀋阳向马歇尔提出恢復和平条件,执行有关政府收回东北主权之行动自由之一月十日停战协定,及二月二十五日整军协定,恢復华北交通,军调部及执行小组之美代表应有最后决定权(对於下令停止军队前进及在长春成立军调部先头小组未提)。 乙、中央宣传部长彭学沛与周恩来商谈宣传休战问题。

丙、张群在沪谈话,政府將续接收长春铁路各城市。

丁、宋子文与马歇尔谈借款事。

戊、北寧线锦\榆段修復通车。

己、东北共军攻占鞍山及汤子岗车站。

庚、调处执行处济南小组在临沂与共军陈毅商谈济南附近冲突,未获协议。

辛、盟国赔偿委员会美方代表鲍莱抵南京。

5﹐25(四,二五)

甲、政府代表王世杰、邵力子、张厉生与中共代表周恩来、董必武、陆定一之会谈重开,就停止冲突、恢復交通及宣传休战问题交换意见。

乙、马歇尔、周恩来会谈。

丙、周恩来之代表齐燕铭到上海,访民主同盟代表。

丁、热河共军围攻叶柏寿。

戊、伊寧代表离迪化返伊犁请示。

己、上海中国航空公司员工罢工,要求改善待遇。

5﹐26(四,二六) 甲、马歇尔收到5﹐24蒋主席函,即邀周恩来会晤。

乙、蒋主席在瀋阳收接人民陈诉函件。 丙、东北共军攻占瀋阳东南之钢铁业中心鞍山镇。

丁、国军收復河北东明。 戊、汉奸王荫泰、齐燮元、汪亢虎、殷汝耕、俞晋龢、汪时璟、潘毓桂、文元模、周作人等自北平解南京。

5﹐27(四,二七)

甲、军事三人会议政府代表徐永昌访马歇尔。

乙、蒋主席出席瀋阳各界联合纪念周,並招待士绅。

丙、蒋主席禁止东北红军票流通。

丁、各地金价下跌(每两十八万至十九万之间)



戊、美驻华军事顾问团代理团长马格鲁德离沪回国。 己、莫洛托夫谴责英美强以其意志加诸苏俄。

5﹐28(四,二八)

甲、国军接收吉林永吉及小丰满水电厂。 乙、蒋主席在瀋阳慰问负伤官兵。

丙、新华日报发表中共中央东北局与【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公布,联军自动撤出长春,在求得东北和平早日实现。

丁、民主同盟罗隆基等八十九人发布告国人书,要求停止內战,实行民主,对政府有所指责。 戊、民主同盟代表自上海到南京,即与中共代表长谈。

己、东蒙古人民临时代表大会决议取消东蒙古自治政府,加入內蒙自治运\动联合会,改自治军为东北民主联军之一部。

庚、越南河內我军全部撤退。

辛、改派汤恩伯为首都卫戍司令。

壬、美国务卿贝尔纳斯反驳昨日莫洛托夫之谈话。 5﹐29(四,二九) 甲、蒋主席在瀋阳市民欢迎会致词,勉慰东北同胞自立自强,保卫领土,埋头建设,增进幸福。

乙、马歇尔再电蒋主席,请东北国军停止前进(5﹐31再电)。

丙、宣传部长彭学沛答记者问,国共宣传休战已获初步效果。

丁、北平共产党之解放报及新华分社以未经核准,於法不合,被查封(此外尚有其他报馆及通信社三十余家)。

戊、成都立达中学学生刺杀训育主任案宣判,凶手处徒刑十五年。

己、英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福拉塞到南京(5﹐31离去)。

5﹐30(四,三○)

甲、蒋主席偕白崇禧自瀋阳到长春视察,並接见士绅,即飞北平(白主续向共军追击,蒋主席以马歇尔一再电阻请国军停止前进,遂不果)。

乙、顾维钧到瀋阳。 丙、马歇尔邀晤周恩来。

丁、东北共军攻占海城,第一八四师师长潘朔瑞(滇军)被俘。 戊、四川北碚警察枪击测量学校学生,死伤六人。

己、梅思平判处死刑。

5﹐31(五,一) 甲、明令设立国防部,裁撤军事委员会及其所属各部会与军政部、中国陆军总司令部。

乙、特任白崇禧为国防部部长,简任林蔚、秦德纯、刘士冲为次长。

丙、特任陈诚\为参谋\总长,简任刘斐、郭懺、范汉杰为次长。 丁、任顾祝同为陆军总司令,陈诚\兼海军总司令,周至柔为空军总司令,黄镇球为联合后方勤务总司令。 戊、特任薛岳为徐州绥靖公署主任。

己、蒋主席在北平召见军政首长。 庚、白崇禧自北平回抵南京。

辛、何应钦通电宣告中国陆军总司令部本日撤消,並勗勉各將领。 壬、东北共军进占海城、大石桥,国军收復鞍山。

癸、偽宣传部长林柏生被首都高等法院判处死刑,偽食米统制委员会主任委员袁履登被上海高等法院判处无期徒刑。 子、美总统杜鲁门宣称,史达林已两度未接受访美之邀请。

丑、日皇裕仁二次进謁麦克阿瑟。

6﹐1(五,二)

甲、蒋主席电马歇尔,同意由军调处派员赴长春,惟不允立即下令停止国军前进。 乙、马歇尔提出调解东北问题新方案。

丙、民主同盟代表罗隆基访周恩来,商时局。

丁、国防部成立。

戊、青年军开始离营復员。

己、中国石油公司在上海成立。

庚、航空委员会接收上海、广州、汉口中国航空公司机航设备。

6﹐2(五,三)长沙电,湘灾严重,零陵四月份饿毙一千七百七十八人。

6﹐3(五,四)

甲、蒋主席自北平回抵南京(过济南时曾停留四小时)。

乙、马歇尔与周恩来长谈六小时。

丙、吉林国军进占樺甸。 丁、蒋主席宣布半年內禁绝收復区烟毒。

戊、陈公博在苏州枪决。

6﹐4(五,五)

甲、马歇尔访蒋主席长谈。

乙、东北国军收復海城。

丙、中国航空公司工潮平息。

丁、曾任偽司法行政部长、教育部长李圣五判处徒刑十二年。

6﹐5(五,六)

甲、马歇尔再访蒋主席,决定东北暂时停战。

乙、东北国军收復大石桥。

丙、中宣部长彭学沛谈,政府建议提高美方对於国共问题之仲裁权。

丁、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美国应即停止助长中国內战】之社论,猛烈抨击美国对华政策。

戊、山东共军大举攻胶济、津浦路。

己、调整公教人员待遇,京沪基数七万元,加成三百八十倍。

庚、国防部各厅、局、署人选发表。

辛、爪哇坦其隆华侨三千余人被荷印人屠杀。

壬、义大利公民投票否决君主政制,义王安伯托去位。

6﹐6(五,七)

甲、蒋主席宣布东北停战十五日(自明日正午起),在此期间必须使下列三点获得完满解决:(一)完全停止东北冲突之详细办法,(二)完全恢復国內交通之详细办法及进度,(三)获得一確切之基础,迅即实施本年二月二十五日有关全国军队復员整编统编之协定。 乙、周恩来发表谈话,对蒋主席宣布停止东北军事冲突之命令,表示接受(传毛泽东到莫斯科)。 丙、财政粮赋会议在南京开幕(改订财政收支系统)。

丁、军事调处部美方参谋\长白鲁德自北平飞抵长春。

戊、伊寧事变协议附件在迪化签字。

己、新疆省政府下令释放政治犯。

庚、英首相阿特里在下院谈话,讚誉马歇尔在华劳绩。

6﹐7(五,八)

甲、东北国军停止前进。

乙、延安【解放日报】发表【反对美国帮助屠杀东北人民】之社论。

丙、周恩来自南京飞延安向中共中央请示对和战商谈之基本態度。

丁、东北共军四路攻拉法、陶赖昭、五棵树、哈拉海。

戊、皖北国军收復来安。 己、山东共军猛攻德州、聊城、大汶口、周村、张店。

庚、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远东区域委员会在南京开幕(6﹐9闭幕)。 辛、何应钦到台北。

壬、南京军事会议闭幕(共二日)。

6﹐8(五,九)

甲、山东共军向济南外围猛攻,並占领胶济线之张店(策应东北共军)。

乙、第三方面代表莫德惠、梁漱溟、黄炎培、李璜等访马歇尔。

丙、蒋主席在财政收支系统会议训词,谓征实延长一年对完成復员工作实为必要。

丁、立法院例会质询政府财政经济施政。

6﹐9(五,一○)

甲、山东共军向青岛外围猛攻,占领胶州,並炸毁津浦路韩庄大桥,占领枣庄。

乙、东北共军猛攻吉林拉法,被国军击退。

丙、周恩来自延安返抵南京。

丁、财政收支系统会议通过本年征实酌办征借,带征公粮(明日闭幕)。

6﹐10(五,一一)

甲、中共代表周恩来提出谈判方案。

乙、马歇尔访晤蒋主席。

丙、山东共军占德州、泰安及周村,东北共军占吉林拉法。

丁、平津间共军进攻武清及河西务。

戊、山东晏城执行小组政府代表雷奋强被共军击毙。 己、越南我军完全撤退。 庚、浙江大学教授不满调整待遇办法,今日起罢教。

辛、义大利正式公布改建共和。

6﹐11(五,一二)

甲、军事三人小组政府代表徐永昌访中共代表周恩来。

乙、青岛市区外围共军被击退。

丙、海军舰队指挥部参谋\长魏济民率队巡视黄海渤海。

丁、国民政府明令褒扬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长戴笠。

戊、国民政府明令褒扬投江殉职之江西田赋粮食管理处长程懋型。

己、越南政府党与反对派发生冲突。

6﹐12(五,一三)

甲、马歇尔晤周恩来,责问共军在山东发动之攻势。

乙、河北共军占永年(已围攻九月)。

丙、山东共军进攻即墨,並自海上进犯围岛。 丁、东北各地停战。

戊、美海军续赠中国两棲舰八艘,本日在青岛举行接受典礼。 6﹐13(五,一四)

甲、苏北共军进犯仪征六合。 乙、山东共军吴克华、聂凤智攻占高密。

丙、美七舰队司令柯克派代表飞临沂,请共军新四军军长陈毅制止共军侵犯青岛。

丁、中共发言人宣称已下令制止共军进攻青岛。

戊、伊朗和平统一,亚塞尔拜然省取消自治。

己、杜鲁门向国会声明,租借援华旨在协助中国驱除残余日军,美决不以武力干涉中国內爭。

庚、中共代表团发言人发表谈话,谓国民党军进攻共军,並说明中共態度(问题可以一个一个解决,先易后难,以便打开新的局面)。

辛、共军再自海上进犯青岛西郊之团岛。

壬、河北共军进犯娘子关。

癸、美国赔偿专员鲍莱飞抵瀋阳。

子、上海粮政特派员办公处负责人员以粮贷舞弊被拘。 丑、上海轮船业公会反对外轮航行內河。

寅、印度国民大会党拒绝英国所擬印度独立计画。 6﹐15(五,一六)

甲、中共东北方面代表李敏然(即李立三,甫自苏俄归)王育道在南京访晤马歇尔。

乙、马歇尔向政府及中共代表提出结束东北之战事文件。 丙、山东共军猛攻济南外围。

丁、山西共军攻占闻喜,並猛攻絳县。

戊、空军军官学校在杭州筧桥復校。

己、美、英、苏、法四国外长会议在巴黎重开。

6﹐16(五,一七)

甲、三人军事小组马歇尔、徐永昌、周恩来签订协定,根据3﹐20停战协定,加强长春调处部分工作,但如在6﹐22以前未能获得进一步之具体协定,即告无效。

乙、徐永昌以备忘录交周恩来,提议赋与马歇尔以仲裁权。

丙、山西共军攻占朔县。 丁、山东共军攻占即墨。

戊、国防部发言人谴责共军破坏协定。

6﹐17(五,一八)

甲、马歇尔邀晤周恩来,並访蒋主席,续商停止东北冲突办法,恢復交通,及整军方案三问题。

乙、军事三人小组政府代表徐永昌分晤马歇尔、周恩来。 丙、中美成立长期偿付租借物资协定。

丁、美赔偿专员鲍莱在抚顺视察。

6﹐18(五,一九)

甲、马歇尔以蒋主席所提东北整军方案送达中共代表团,周恩来拒绝接受(划兴安岭以北为东北共军驻区,中共须於九月一日前退出热察二省及山东重要海口)。 乙、第二方面代表(民主同盟、青年党)分別招待中共及政府代表,听取报告。

丙、青岛国军收復城阳。

丁、特派宋子文翁文灝为最高经济委员会委员长。

戊、特任徐永昌为陆军大学校长。

6﹐19(五,二○)

甲、美代国务卿艾契逊在国会宣布马歇尔主继续军事援华,助编中国军队为六十师,共军十师须统编后始能装备。

乙、中共代表拒绝东北整军方案,商谈僵持,第三方面代表积极斡旋。

丙、政府向军调部提备忘录,盼共军停止进攻青岛济南。

丁、青岛形势缓和,共军后退。共军飞机二架在柳亭扫射。

戊、海军舰艇砲击烟台威海卫。

己、军调部新乡小组政府代表郭子祺被共军击毙。

庚、新疆省政府改组,任命哈回各族人士为副主席,民政财政厅副厅长,教育建设厅长及副秘书长。 6﹐20(五,二一)

甲、马歇尔访蒋主席,商延长停战期限。

乙、中共代表建议政府:(一)由三人会议宣布东北长期停战,重申全国停战令,规定具体办法,令双方部队遵守。(二)协商恢復全国交通办法,並先修復重要铁道。(三)商定整军及復员之具体补充办法,立即实施。(四)重开政治协商会议,解决改组政府,保障人权,解救民生,完成统一等问题。

丙、中央宣传部发言人谈,和平谈判双方已充分交换意见,交通问题较易解决,惟军队整编及共军驻地问题仍未决定,中共亦未接受美方公断权。

6﹐21(五,二二)

甲、蒋主席宣布停战时限延长八天,至六月三十日中午为止。

乙、马歇尔竟日分別与周恩来及蒋主席商谈(过去半月间政府曾提出文件,一、关於东北整军者,统编共军为三师,驻於齐齐哈尔、海拉尔、延吉;二、关於关內统编共军及驻地问题者,规定共军撤出察哈尔、热河及山东东部,在统编时减少两师。后者中共拒绝考虑,並拒绝政府派遣路警进入共区)。

丙、军事调处执行部长春分部参谋\长戴梯乐到哈尔滨,晤东北共军总司令林彪(明日回长春,林不允执行小组入共区)。

丁、上海学生二万人举行反对內乱游行,要求统一,要求建设(

同时【爭取和平联合会】之反內战运\动亦开始)。

戊、特任薛篤弼为水利委员会委员长。

己、特派甘乃光为庆贺菲律宾独立特使。

庚、偽【维新政府】【行政院长】及偽【国民政府监察院长】【

立法院长】梁鸿志被上海高等法院判处死刑。

辛、驻江西之第四十九师一部士兵譁变,入福建邵武。

6﹐22(五,二三)

甲、三人会议恢復,徐永昌、周恩来、马歇尔出席,无结果(中共要求全面长期停战,召集政协会议,解决改组政府,保障人权)。

乙、毛泽东发表声明谓美国援助国民政府为干涉中国內政,应即停止,並撤退在华美军。

丙、莫斯科红星报谓中国內战原因之一为美国对国民党之武装援助。

6﹐23(五,二四)

甲、三人会议续举行,俞大维、周恩来、马歇尔出席,商討恢復交通问题。

乙、共军猛攻青岛市郊水源地,进犯济南之共军被迫渐向后撤。 丙、上海举行【反內战】游行,与散发【反乱】

传单之学生冲突。

丁、上海各界爭取和平代表马敘伦等到下关与苏北难民代表冲突,遭受殴打,大公报记者亦受伤。

戊、无锡两报馆被军人捣毁,京沪卫戍司令汤恩伯允负责赔偿。

己、绥远伊盟准格尔旗临时善后委员会成立。

6﹐24(五,二五)

甲、三人会议续商恢復交通与东北停战问题,获致协议,就6﹐6以前之事实状態,双方军队停止移动;再根据3﹐2停战协定,订定具体办法,拆除铁路沿线碉堡及铁路整理权。

乙、张家口共军进迫南口附近。

丙、蒋经国自北平抵瀋阳。

丁、鲍莱调查团自瀋阳抵长春。

戊、偽苏豫边区总司令胡毓坤,偽湖北省长杨揆一,偽海军部长凌霄,偽天津市长温世霖判处死刑。

6﹐25(五,二六) 甲、特任顾维钧为驻美大使(继魏道明)。

乙、山东共军猛攻潍县昌乐。

丙、政府处分6﹐23下关殴打事件之负责人员。

6﹐26(五,二七)

甲、三人小组【关於东北停止冲突之指示】协议成立。 乙、马歇尔分別与蒋主席及周恩来洽谈东北军队比率(蒋允共军增为三师)及整军方案。中共提出【以政治军,军民分治】等条件。 丙、空军第八大队队员刘善本所驾B24型机降落延安。

丁、何应钦自北平抵瀋阳。

戊、选任魏道明为立法院副院长。

己、经济部设立计画委员会。

庚、美国眾院外交委员会通过军事援华案。

辛、前日本外相松冈洋右病死。

6﹐27(五,二八)

甲、马歇尔访蒋主席,並晤周恩来(癥结在防区制与统帅权问题,蒋要求共军於十日內退出苏北、胶济铁路、承德、古北口、安东及哈尔滨。周拒绝,惟允减少苏北及胶济路驻兵)。

乙、延安解放日报再度抨击美国援华政策。 丙、豫鄂边区之共军李先念部为国军包围,开始移动(6﹐23已向宣化店移动)。 丁、中美农业技术合作团美方代表抵上海。 戊、监察院长于右任飞抵迪化。

6﹐28(五,二九) 甲、马歇尔分向蒋主席及周恩来提出折衷方案(蒋仍坚持共军须退出苏北、胶济线、承德、安东)。

乙、民主同盟及青年党代表分晤政府及中共代表。

丙、何应钦抵长春。

丁、东北统一接收委员会开会,討论盗卖大豆案(涉及张嘉璈及粮食部特派员梁敬錞。时张嘉璈有兴业公司,专办运\输,熊式辉有源远长钱号,专办匯兑及法幣与东北流通券折换。军人復任意佔领房产)。

戊、美国代理国务卿艾契逊对记者发表声明,重申援华政策在协助中国完成统一,並建立一近代化之国军。

6﹐29(六,一)

甲、周恩来晤马歇尔,表示苏北共军不能於一个月內撤退,並拒绝退出承德。

乙、豫鄂间(中原军区)共军开始突围,李先念、王树声部及贺炳炎(江汉军区)分路进攻平汉铁路,张体学部(鄂东军区)自黄安东趋麻城立煌。

丙、何应钦自长春返抵北平。

丁、新疆省政府主席张治中通令保障人民自由。

戊、东北军事代表团长董彦平返国,抵南京。

6﹐30(六,二)

甲、停战期满,中央宣传部长彭学沛宣布政府和平统一方针不变,中央军队不对中共军事行动。中共代表团声明仍愿继续商谈,求得政治解决(主要问题为整军实施方案及指定驻军地)。 乙、苏北共军攻占泰兴。

丙、共军【东江纵队】二千四百人自广东登美艇北撤烟台(7﹐5到达)。

7﹐1(六,三)

甲、政府及中共分別下令禁止军队前进。

乙、豫鄂边区共军李先念部(一万五千人)及王树声部(约五千人)分自在信阳以南、花园以北越过平汉铁路,炸毁桥樑。

丙、山西共军攻占寧武。

丁、军调部青岛执行小组成立,济南小组撤销。

戊、粤汉铁路恢復通车。

己、民主同盟扩大反美运\动,定九月为【反美突击月】。

庚、新任新疆省政府委员就职,于右任监誓。

辛、美海军在太平洋比基尼试验原子弹。

壬、国防部保密局成立(由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改组而成,郑介民、毛人凤任正副局长)。

7﹐2(六,四)

甲、蒋主席接见周恩来,希望中共亦能如政府之忍让,並指定陈诚\、王世杰、邵力子与周商谈。

乙、鲁中国军收復邹平。

丙、任命唐纵为內政部警察总署署长。

7﹐3(六,五)

甲、国防最高会议决议,本年十一月十二日召开国民大会,並通过三十五年度田赋征实征借办法(翌日明令公布)。

乙、中共代表声明不受国防最高会议决议案之约束,定期召开国民大会,事先中共毫无所知。

丙、共军王树声部西抵湖北应山,张体学部(鄂东军区)进占安徽立煌(即折回鄂东罗田)。

7﹐4(六,六)

甲、政府代表陈诚\、王世杰、邵力子与周恩来、董必武商谈(以苏北问题为主)。 乙、山西共军攻占繁峙。

丙、四国外长会议决定国际共管的里雅斯德港,並同意於7﹐29召开和会。

丁、菲律宾正式独立,中国特使甘乃光致贺。

7﹐5(六,七)

甲、马歇尔接见俞大维及周恩来。 乙、军调部长春分部美代表戴伯尔门抵哈尔滨,晤共军司令林彪(明日飞北平)。

丙、各大城市之警惕警报均停放,华北等地防空司令部成立。

丁、共军李先念部抵鄂北枣阳,贺炳炎部(约五千人)越襄河陷宜城。

戊、参政会驻会委员请管制物价,裁减粮政人员。

己、胡適自美国回抵上海。

庚、四国外长会议,苏俄反对中国为欧洲和会召集国,並须先同意和会程序规则。

7﹐6(六,八)

甲、陈诚\、王世杰、邵力子及周恩来、董必武再度商谈。

乙、陆军总司令顾祝同抵瀋阳。

丙、共军李先念部西抵桐柏唐河,王树声部抵隨县枣阳,张体学部抵罗田。

丁、外交部长王世杰发表声明,根据1945﹐12﹐24莫斯科外长会议协定,中国应为欧洲和会召集国。

7﹐7(六,九)

甲、中共宣言,主停止冲突,重开政协,拒绝美国援助,否认美国借款,並猛烈抨击美国对华政策。

乙、中共代表团致函政府代表孙科等,反对11﹐12召开国民大会。

丙、共军李先念部抵新野,王树声部逼襄樊。

丁、首都举行抗战死难军民大会,蒋主席亲临主持。 戊、青年党分裂,周济道等在南京成立中央委员会(8﹐13发布宣言)。

己、美海军部长福莱斯德抵南京。 庚、美议员八人抵南京。

7﹐8(六,一○)

甲、政府中共之五人商谈陷於僵局,周恩来晤马歇尔。

乙、中央宣传部长彭学沛在记者招待会谈,整军及驻军地点必须获得协定,並急望確实恢復东北主权,关內与东北交通,山东路矿与治安,苏北难民还乡。

丙、共军贺炳炎部占湖北南漳。

丁、首都国民党员举行党政革新座谈会。

7﹐9(六,一一)

甲、周恩来访马歇尔,要求政府召开三人军事会议及政协综合小组会议。陈诚\等对后者,认政协决议只待实施,要求共军撤出苏北、热河、察哈尔。

乙、马歇尔邀晤青年党领袖曾琦。

丙、河北共军攻沧县马厂。

丁、共军李先念王树声部自河南新野西抵邓县,张体学部东入广济。国军收復宜城。

戊、联合善后救济总署宣布停止以物资运\华,因中国无力將救济品运\往灾区。 己、联合善后救济总署中国分署职员三百余人向总署控告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拋售物资流入黑市,並以物资为武器,对中共区分配甚少。

庚、陆军总司令顾祝同抵长春。云南省府主席卢汉到瀋阳。

7﹐10(六,一二)

甲、国共五代表会议重开,仍无结果。

乙、美参院外交委员会批准以司徒雷登为驻华大使(次日任命)。

丙、绥包铁路客车遭共军飞机扫射。

丁、京沪铁路周涇江路轨突遭破坏,特別快车倾覆。

戊、中共之延安大学校长周扬等四人到北平,准备赴美。

7﹐11(六,一三)

甲、民主同盟中央执行委员李公朴在昆明遇刺身死。 乙、马歇尔派第九调处小组飞鄂,调解李先念部与政府军之冲突(时李部进至老河口、淅川附近)。

丙、中共代表招待记者,不满救济物资之分配。

丁、成都军人械斗,死二人。 7﹐12(六,一四) 甲、苏北战事开始,共军进攻泰兴。

乙、山西共军攻占崞县。大同围急,楚溪春將军视察四郊阵地。

丙、河南共军占柘城。

丁、被俘之长春市长赵君迈被释抵长春(与一中共被俘人员交换)。

戊、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署长蒋廷黻招待记者,解释物资分配之困难。 己、客机一架在济南失事。

庚、何应钦离上海飞美。

辛、胡適自上海到南京。

壬、巴黎四国外长会议闭幕。

7﹐13(六,一五)

甲、苏北共军猛攻泰兴,国军失利。

乙、北寧线津榆段留守营美军七名被共军拘留。

丙、国防部报告编余军官已有十四万人。

丁、第五十三军自越南运\抵秦皇岛,即开赴东北。

7﹐14(六,一六)

甲、蒋主席自南京飞抵牯岭。 乙、周恩来自南京赴上海。

丙、山东共军撤出胶县。

丁、共军罗厚福部占湖北保康,李先念部自淅川渡丹河,张体学部经英山、霍山走六安。

7﹐15(六,一七) 甲、民主同盟中委西南联合大学教授闻一多在昆明被刺身死。民盟要人潘光旦、张奚若、费孝通等九教授避入美领事馆。

乙、马歇尔送夫人抵九江,即返南京。

丙、司徒雷登大使自北平飞抵南京。

丁、苏北共军(粟裕)攻占泰兴,六合剧战。

戊、周恩来与蒋廷黻会谈,商救济物资分配。

己、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烟台办事处成立,办理共区救济。

7﹐16(六,一八)

甲、马歇尔迎周恩来返京,商苏北问题。

乙、苏北国军克復泰兴。 丙、特任郑天锡为驻英大使。

丁、善后救济总署宣布与英商所订代运\救济物资之契约失效。 戊、顾祝同、卢汉离瀋阳,取道北寧路入关,熊式辉同行(卢在东北宣慰滇籍军士)。

己、共军黄林(李先念部)经方城进至南召之伏牛山。

庚、中共自张家口运\抵北平之黄金四百两被扣。

7﹐17(六,一九)

甲、蒋主席令云南军政党局於一星期內缉办李公朴、闻一多案凶犯。 乙、行政院通令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与自由。

丙、上海文匯报被警察勒令停刊七日。

丁、国防最高会议决议各地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改称为国民政府主席行辕。 戊、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远东区委员会开会,指责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经费不足及分配物资之不公允。

7﹐18(六,二○)

甲、马歇尔、司徒雷登自南京飞抵牯岭,晤蒋主席。

乙、共军李先念部经淅川荆紫关入陕西山阳境。 王树声部围攻湖北房山。

丙、周恩来在上海谈话,谓陈立夫到沪,係布置新政治暗杀。 丁、留渝西南联大教职员电教育部,谓昆明惨案,政府责无旁贷。 戊、偽政府驻日大使蔡培判处死刑。

己、苏俄陆军总司令朱可夫左迁为敖德萨军区司令。

7﹐19(六,二一) 甲、美国新任大使司徒雷登在牯岭覲见蒋主席,呈递国书。

乙、国军克復苏北如皋,进攻六合之共军亦被击退。徐州外围激战,自湖北东走之张体学部一股扰津浦线(定远附近)。

丙、周恩来到开封,视察黄河堵口工程。

丁、驻青岛之海军教导总队分批捣毁戏院,並掷弹伤人。

戊、参政会检举上海市政府秘书长何德奎有汉奸嫌疑。

己、东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