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唐代 >  柳宗元

柳宗元的诗文(1296首)

登蒲州石矶望横江口潭岛深迥斜对香零山

隐忧倦永夜,凌雾临江津。猿鸣稍已疏,登石娱清沦。


日出洲渚静,澄明皛无垠。浮晖翻高禽,沉景照文鳞。


双江汇西奔,诡怪潜坤珍。孤山乃北峙,森爽栖灵神。


洄潭或动容,岛屿疑摇振。陶埴兹择土,蒲鱼相与邻。


信美非所安,羁心屡逡巡。纠结良可解,纡郁亦已伸。


高歌返故室,自罔非所欣。

分类标签:

送庐阜僧归山阳

山阳旧社终经梦,容易言归不可留。瓶贮瀑泉离五老,


锡摇江雨上孤舟。鱼行细浪分沙觜,雁逆高风下苇洲。


遥想枚皋宅边寺,不知凉月共谁游。

分类标签:

白云先生王迥见访

闲归日无事,云卧昼不起。有客款柴扉,自云巢居子。


居闲好芝朮,采药来城市。家在鹿门山,常游涧泽水。


手持白羽扇,脚步青芒履。闻道鹤书征,临流还洗耳。

分类标签:

献中书潘舍人

运叶半千数,天钟许国臣。鹏霄开羽翼,凤阙演丝纶。


顾问当清夜,从容向紫宸。立言成雅诰,正意叙彝伦。


朴素偕前哲,馨香越搢绅。褒辞光万代,优旨重千钧。


公退谁堪接,清闲道是邻。世间身属幻,物外意通津。


吊往兼春梦,文高赋复新。琴弹三峡水,屏画十洲春。


庭冷铺苔色,池寒浸月轮。竹风来枕簟,药气上衣巾。


茶谱传溪叟,棋经受羽人。清虚虽得趣,献替不妨陈。


杞梓呈才后,神仙入侍频。孤寒皆有赖,中外亦同忻。


有士曾多难,无门得望尘。忙忙罹险阻,往往耗精神。


寻果巢枝愿,终全负米身。遭逢敦孝治,蹇塞值通津。


最庆清朝禄,还沾白发亲。甘柔心既遂,虚薄报何因。


远宦联绵历,卑栖夙夜勤。良时空爱惜,末路每悲辛。


骨立驹犹病,颜凋女尚贫。而今谐顾遇,尺蠖愿求伸。


分类标签:

甲子岁罢吉水县过钟陵时暮春维舟江渚谒柴太尉席上作

公侯延驻暂踟蹰,况值风光三月初。乱落杯盘花片小,


静笼池阁柳阴疏。舟维南浦程虽阻,饮预西园兴有馀。


却笑田家门下客,当时容易叹车鱼。

分类标签:

古东门行

汉家三十六将军,东方雷动横阵云。
鸡鸣函谷客如雾,貌同心异不可数。
赤丸夜语飞电光,徼巡司隶眠如羊。
当街一叱百吏走,冯敬胸中函匕首。
凶徒侧耳潜惬心,悍臣破胆皆杜口。
魏王卧内藏兵符,子西掩袂真无辜。
羌胡毂下一朝起,敌国舟中非所拟。
安陵谁辨削砺功,韩国讵明深井里。
绝胭断骨那下补,万金宠赠不如土。
分类标签:

云门寺西六七里闻符公兰若最幽与薛八同往①

谓余独迷方,逢子亦在野。


结交指松柏,问法寻兰若。


小溪劣容舟,怪石屡惊马。②


所居最幽绝,所住皆静者。


密筱夹路傍,清泉流舍下。③


上人亦何闻,尘念俱已舍。


四禅合真如,一切是虚假。④


愿承甘露润,喜得惠风洒。


依止此山门,谁能效丘也。⑤

分类标签:

批子弟理旧居状

四邻侵我我从伊,毕竟须思未有时。


试上含元殿基望,秋风秋草正离离。

分类标签:

送谢录事之越

清旦江天迥,凉风西北吹。白云向吴会,征帆亦相随。


想到耶溪日,应探禹穴奇。仙书倘相示,予在此山陲。

分类标签:

孤雁

只影翩翩下碧湘,傍池鸳鹭宿银塘。虽逢夜雨迷深浦,


终向晴天著旧行。忆伴几回思片月,蜕翎多为系繁霜。


江南塞北俱关念,两地飞归是故乡。

分类标签:

封建论

  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然则孰为近?曰:有初为近。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势之来,其生人之初乎?不初,无以有封建。封建,非圣人意也。

  彼其初与万物皆生,草木榛榛,鹿豕狉狉,人不能搏噬,而且无毛羽,莫克自奉自卫。荀卿有言:“必将假物以为用者也。”夫假物者必争,争而不已,必就其能断曲直者而听命焉。其智而明者,所伏必众,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由是君长刑政生焉。故近者聚而为群,群之分,其争必大,大而后有兵有德。又有大者,众群之长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属。于是有诸侯之列,则其争又有大者焉。德又大者,诸侯之列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封。于是有方伯、连帅之类,则其争又有大者焉。德又大者,方伯、连帅之类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人,然后天下会于一。是故有里胥而后有县大夫,有县大夫而后有诸侯,有诸侯而后有方伯、连帅,有方伯、连帅而后有天子。自天子至于里胥,其德在人者死,必求其嗣而奉之。故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夫尧、舜、禹、汤之事远矣,及有周而甚详。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城。然而降于夷王,害礼伤尊,下堂而迎觐者。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鲁侯之嗣。陵夷迄于幽、厉,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厥后问鼎之轻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伐凡伯、诛苌弘者有之,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余以为周之丧久矣,徒建空名于公侯之上耳。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遂判为十二,合为七国,威分于陪臣之邦,国殄于后封之秦,则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困平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

  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猾时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

  或者曰:“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人,适其俗,修其理,施化易也。守宰者,苟其心,思迁其秩而已,何能理乎?”余又非之。

  周之事迹,断可见矣:列侯骄盈,黩货事戎,大凡乱国多,理国寡,侯伯不得变其政,天子不得变其君,私土子人者,百不有一。失在于制,不在于政,周事然也。

  秦之事迹,亦断可见矣:有理人之制,而不委郡邑,是矣。有理人之臣,而不使守宰,是矣。郡邑不得正其制,守宰不得行其理。酷刑苦役,而万人侧目。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

  汉兴,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宰,不制其侯王。侯王虽乱,不可变也,国人虽病,不可除也;及夫大逆不道,然后掩捕而迁之,勒兵而夷之耳。大逆未彰,奸利浚财,怙势作威,大刻于民者,无如之何,及夫郡邑,可谓理且安矣。何以言之?且汉知孟舒于田叔,得魏尚于冯唐,闻黄霸之明审,睹汲黯之简靖,拜之可也,复其位可也,卧而委之以辑一方可也。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朝拜而不道,夕斥之矣;夕受而不法,朝斥之矣。设使汉室尽城邑而侯王之,纵令其乱人,戚之而已。孟舒、魏尚之术莫得而施,黄霸、汲黯之化莫得而行;明谴而导之,拜受而退已违矣;下令而削之,缔交合从之谋周于同列,则相顾裂眦,勃然而起;幸而不起,则削其半,削其半,民犹瘁矣,曷若举而移之以全其人乎?汉事然也。

  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善制兵,谨择守,则理平矣。

  或者又曰:“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尤非所谓知理者也。

  魏之承汉也,封爵犹建;晋之承魏也,因循不革;而二姓陵替,不闻延祚。今矫而变之,垂二百祀,大业弥固,何系于诸侯哉?

  或者又以为:“殷、周,圣王也,而不革其制,固不当复议也。”是大不然。

  夫殷、周之不革者,是不得已也。盖以诸侯归殷者三千焉,资以黜夏,汤不得而废;归周者八百焉,资以胜殷,武王不得而易。徇之以为安,仍之以为俗,汤、武之所不得已也。夫不得已,非公之大者也,私其力于己也,私其卫于子孙也。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夫天下之道,理安斯得人者也。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则生人之理乱未可知也。将欲利其社稷以一其人之视听,则又有世大夫世食禄邑,以尽其封略,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岂圣人之制使至于是乎?吾固曰:“非圣人之意也,势也。”

分类标签:

永嘉上浦馆逢张八子容(一题作永嘉浦逢张子容客卿)

逆旅相逢处,江村日暮时。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


廨宇邻蛟室,人烟接岛夷。乡园万馀里,失路一相悲。

分类标签:

笼鹰词

凄风淅沥飞严霜,苍鹰上击翻曙光。
云披雾裂虹霓断,霹雳掣电捎平冈。
砉然劲翮剪荆棘,下攫狐兔腾苍茫。
爪毛吻血百鸟逝,独立四顾时激昂。
炎风溽暑忽然至,羽翼脱落自摧藏。
草中狸鼠足为患,一夕十顾惊且伤。
但愿清商复为假,拔去万累云间翔。
分类标签:

愚溪诗序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分类标签:

春云

阴去为膏泽,晴来媚晓空。无心亦无滞,舒卷在东风。

分类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