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宋代 >  苏轼

苏轼的诗文(2639首)

雨中花慢·邃院重帘何处

邃院重帘何处,惹得多情,愁对风光。睡起酒阑花谢,蝶乱蜂忙。今夜何人,吹笙北岭,待月西厢。空怅望处,一株红杏,斜倚低墙。


羞颜易变,傍人先觉,到处被着猜防。谁信道,些儿恩爱。无限凄凉。好事若无间阻,幽欢却是寻常。一般滋味,就中香美,除是偷尝。

分类标签: 写人 爱情 同情

劝金船·无情流水多情客

无情流水多情客,劝我如曾识。杯行到手休辞却,这公道难得。曲水池上,小字更书年月。还对茂林修竹,似永和节。


纤纤素手如霜雪,笑把秋花插。尊前莫怪歌声咽,又还是轻别。此去翱翔,遍赏玉堂金阙。欲问再来何岁,应有华发。

分类标签: 送别 友谊 友人

南乡子·有感

冰雪透香肌。姑射仙人不似伊。濯锦江头新样锦,非宜。故著寻常淡薄衣。


暖日下重帏。春睡香凝索起迟。曼倩风流缘底事,当时。爱被西真唤作儿。

分类标签: 写人 赞美

点绛唇·庚午重九再用前韵

不用悲秋,今年身健还高宴。江村海甸。总作空花观。


尚想横汾,兰菊纷相半。楼船远。白雪飞乱。空有年年雁。

分类标签: 伤怀 感慨 秋天

舟中夜起

微风萧萧吹菰蒲,开门看雨月满湖。


舟人水鸟两同梦,大鱼惊窜如奔狐。


夜深人物不相管,我独形影相嬉娱。


暗潮生渚吊寒蚓,落月挂柳看悬蛛。


此生忽忽忧患里,清境过眼能须臾。


鸡鸣钟动百鸟散,船头击鼓还相呼。

分类标签: 写景 夜晚

浣溪沙(自适)

倾盖相逢胜白头。故山空复梦松楸。此心安处是菟裘。


卖剑买牛吾欲老,乞浆得酒更何求。愿为辞社宴春秋。

分类标签:

浪淘沙

昨日出东城,拭探春情。墙头红杏暗如倾。槛内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
绮陌敛香尘,雪霁前村。东君用意不辞辛。料想春光先到处,吹绽梅英。
分类标签:

书上元夜游

己卯上元,予在儋州,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沽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分类标签: 元宵节

谢仲适坐上送王敏仲北使

冲风振河朔,飞雾失太行。


相逢不相识,下马须眉黄。


洗眼忽惊笑,见此玉节郎。


喜有贤主人,共此残烛光。


聚散一梦中,人北雁南翔。


吾生如寄耳,送老天一方。


幸子遇明主,陈经入西厢。


归期不可缓,倚相宜在傍。

分类标签:

浣溪沙(重九旧韵)

白雪清词出坐间。爱君才器两俱全。异乡风景却依然。
可恨相逢能几日,不知重会是何年。茱萸子细更重看。
分类标签:

少年游·玉肌铅粉傲秋霜

黄之侨人郭氏,每岁正月迎紫姑神。以箕为腹,箸为口,画灰盘中,为诗敏捷,立成。余往观之,神请余作《少年游》,乃以此戏之。


玉肌铅粉傲秋霜。准拟凤呼凰。伶伦不见,清香未吐,且糠秕吹扬。


到处成双君独只,空无数,烂文章。一点香檀,谁能借箸,无复似张良。

分类标签: 历史 神话 现实

行香子(寓意)

三入承明。四至九卿。问书生、何辱何荣。金张七叶,纨绮貂缨。无汗马事,不献赋,不明经。
成都卜肆。寂寞君平。郑子真、岩谷躬耕。寒灰炙手,人重人轻。除竺乾学,得无念,得无名。
分类标签: 励志 惜时 读书

谒金门·秋感

今夜雨。断送一年残暑。坐听潮声来别浦。明朝何处去。


孤负金尊绿醑。来岁今宵圆否。酒醒梦回愁几许。夜阑还独语。

如梦令·有寄

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分类标签: 抒情 思念 怀乡

上梅直讲书

  轼每读《诗》至《鸱枭》,读《书》至《君奭》,常窃悲周公之不遇。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夫子曰: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渊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子油然而笑曰:“回,使尔多财,吾为尔宰。”夫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乃今知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夫子之贫贱。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而不知其心,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则亦足与乐矣! 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而与之上下其议论。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斗升之禄,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来京师逾年,未尝窥其门。 今年春,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执事与欧阳公实亲试之。诚不自意,获在第二。既而闻之,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是以在此。非左右为之先容,非亲旧为之请属,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苟其侥一时之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亦何以易此乐也。 《传》曰:“不怨天,不尤人。”盖“优哉游哉,可以卒岁”。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分类标签: 古文观止 书信 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