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俞樾的诗集208条

于中好

回黄转绿全无准。眩银海、陆离难认。灵机不住盘旋紧。散尽了、朝华蕣。


闲窥豹管真堪哂。看尘世、电轮飙轸。升沉容悴无从问。也是个、团团晕。

戚氏

老欧阳。书斋宵读兴方长。忽听西南,有声萧瑟惹愁肠。

推窗。夜茫茫。呼童出户更端详。童言皎洁星月,在天横亘有银潢。

四顾寥落,人声都寂,忽闻树内声藏。竟奔腾骤至,风雨飘忽,金铁琤瑽。

公乃太息彷徨。余识此矣,此气出金方。秋声也、律调夷则,乐合清商。

俨戎行。一夜万骑,腾骧所至,凛冽非常。草兮绿缛,木也葱茏,到此都付凋伤。

草木无情物,人非草木,可不思量。万事劳形不已,苦凭持智力逞雄强。

试思有动于中,岂能自主,精气旋摇荡。早镜中、白发三千丈。

非复是、当日容光。念我生、谁贼谁戕。笑童儿、未解此悲凉。

只闲庭内,虫吟唧唧,助我沾裳。

醉春风

独下华严界。飙轮来往快。鸾飘凤泊待如何,耐。耐。


耐。白石先生,赤牛都尉,久居人外。


变换桑田海。消磨云梦芥。八琼秘诀竟无功,在。在。


在。玉笈金箱,赤文绿字,结成奇彩。

醉太平十四首 其二

铜山邓通。珊瑚石崇。银屏金屋春风。在瑶台几重。


歌阑舞终。尊中酒空。旧时珠履无踪。掩门庭落红。

余于右台仙馆隙地埋所著书汇封之崇三尺立石识之题曰书冢李黼堂方伯桓用东坡石鼓歌韵为作书冢歌依韵和之

我生巳年月在丑,至今已成六十叟。人间岁月信如流,金乌飞腾玉兔走。


亮无上药驻颓龄,空有虚名挂人口。黄粱已醒卅年前,青史敢期千载后。


姓名聊可伴阳五,学问翻思傲欧九。不栽王俭幕中莲,不折亚夫营外柳。


不随市侩逐锥刀,不作枝官博升斗。惟将青铁砚为田,何必黄金印悬肘。


窃从学海问源流,冀为经畬扫秕莠。开卷居然自得师,闭门未觉吾无友。


茫茫坠绪拨秦灰,历历方言徵楚{豸制}。少昊氏官辨龙凤,安釐王冢发蝌蚪。


欲證夏鼎窥禹穴,思读商盘问殷耇。妄冀骊珠自我探,耻为狗盗随人嗾。


此中浅深各有得,亦如衢中置尊卣。此中疑信每参半,又如问涂向蒙瞍。


只可沿洄水际湄,岂能攀跻山巅嵝。坐看精力半生空,竟积简编三尺厚。


纷纷摹印遍苏杭,落落赏音问谁甘。徒令纸价市中高,见说流传海外有。


虽然灾祸到枣梨,或者眉寿颂栲杻。世人得鼠欲嚇凤,几辈画虎翻成狗。


我从前年赋悼亡,此身嗒然如木偶。归真有室傍青山,偕老无人同白首。


荷锸参军便可埋,摸金校尉何劳掊。右台山下一蜗庐,小有丘壑亦可取。


偶营书冢瘗残稿,巧借名山代藏垢。文冢姑援古人例,墓田能否儿孙守。


萤光雪彩听长沦,泉室夜台期速朽。为君辛苦和苏诗,自唱挽歌非自寿。

史忠正公祠墓图为其裔孙题 其三

每读公遣集,当年事可嗟。朝廷危似幕,门户乱如麻。


宰相春灯艳,君王暮气加。维扬城畔路,辛苦建高牙。

十六字令 其一 述佛氏三戒

贪。秋菊春兰一手拈。扬州月,独占不分三。

十六字令 其二 述佛氏三戒

嗔。青史烦冤郁不申。东风恶,恼煞看花人。

落叶 其三

匆匆节序九秋临,无复花阴与柳阴。寒士衣裳未裁剪,美人诗句久销沈。


惊沙滚滚流难塞,伏莽重重迹转深。莫向亭皋频极目,萧条千里总伤心。

琴西引疾归里复以诗贻之

问说高堂已白头,书来苦劝早归休。匆匆春梦收残局,落落晨星感昔游。


廿载名场同得失,两家诗派异源流。男儿不副旂常志,尚有名山一席留。

感事四首 其四

先朝讲武旧围场,萧瑟秋风塞外凉。早望羽车回谷口,漫劳石鼓刻岐阳。


飞黄一去清尘远,凝碧重来法曲荒。剩有开元朝士在,颓唐诗笔赋连昌。

齐物诗 其五

呼马呼牛总此身,悠悠俗论未为真。周公也有流言日,盗蹠非无慕义人。

齐物诗 其三

休将憔悴感生平,眼底荣枯颇不惊。万蜡高烧终是夜,一灯孤对也能明。

嘉平二十日移居经史卷 其四

眠云精舍榭微波,想见当年胜地多。欲为名园记兴废,空留老树意婆娑。


百年俯仰成今昔,半亩宽閒足啸歌。安得草堂资十万,重将旧迹补烟罗。

舟中三君子诗 其二 篙

深山风雪炼奇才,入世偏工挽与推。指点教人深处去,支持出我险中来。